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鱼山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ān

鱼山

拼音yú shān

注音ㄧㄩˊ ㄕ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1).《法苑珠林》卷四九:“﹝ 陈思王 曹植 ﹞赏游 鱼山 ,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唄,撰文製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於此焉。”后遂用为咏佛教梵呗的典实。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论》:“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 鱼山 之神製。” 清 曹寅 《西村师教予导引却病》诗之二:“堂策萧萧一衲温, 鱼山 清梵许同论。”
    (2).山名。即 鱼条山 ,在 河北 满城 西北。形如巨鱼,故名。
    (3).山名。在 山东 东阿 西。《史记·河渠书》“ 吾山 平兮 鉅野 溢” 裴駰 集解引 晋 徐广 曰:“ 东阿 有 鱼山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初, 植 登 鱼山 ,临 东阿 ,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 金 张子羽 《寿张和滑》诗:“ 鱼山 早有终焉计,少日应容解印章。”

基本含义

  • 鱼山是指一个人在水中浮动,宛如在山上行走一样。形容人在水上行走自如,游刃有余。

详细解释

  • 鱼山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用来形容人在水上行走的轻松自如。它借用了山的形象,将人在水中的行动比作在山上行走,强调了人的灵活和熟练程度。

使用场景

  • 鱼山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技能上非常熟练,游刃有余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难的环境中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挑战。

故事起源

  • 鱼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董仲舒传》中,原文是“水行鱼山”。据说,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问非常深厚,被誉为“鱼山先生”。这个称号是因为董仲舒曾经在水上行走,宛如在山上行走一样,展示了他高超的水性和游泳技巧。

成语结构

  • 鱼山是一个动宾短语,由“鱼”和“山”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在游泳比赛中游得像鱼山一样,轻松获得了第一名。2. 她的驾驶技术非常熟练,开车就像在鱼山上行走一样自如。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鱼山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水上行走,宛如在山上行走一样,这样的情景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水性和游泳技巧的知识,可以提高对鱼山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游泳比赛中游得像鱼山一样,感觉非常自豪。2. 初中生:他的滑冰技术非常熟练,滑冰就像在鱼山上行走一样。3. 高中生:她的音乐表演技巧非常出色,演奏乐器就像在鱼山上行走一样自如。4. 大学生及以上:他的演讲能力非常熟练,演讲时就像在鱼山上行走一样游刃有余。

拆字解意

鱼山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