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槁质在词典中的解释
gǎozhì

槁质

拼音gǎo zhì

注音ㄍㄠˇ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干枯之体。 元 蒲道源 《九月八日赋二种芙蓉·红芙蓉》:“岂为严霜成槁质,要凭初日发妍姿。”

基本含义

  • 指人的精神或品质衰退,形容人愚昧无知、思想僵化。

详细解释

  • 槁质一词由两个字组成,槁意为干枯、腐朽,质指品质。槁质形容人的精神或品质衰退,思想僵化,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对进步保持抵触态度。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些人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新观念的状态。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守旧、固执己见的人。

故事起源

  • 槁质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卫青、霍去病列传》。故事中,霍去病是西汉末年的名将,他年轻时勇猛善战,但晚年却因为过度追求享乐而放纵自己,使得他的精神和品质都衰退了。后来,槁质成为了形容人思想僵化、精神衰退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槁质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槁质得连新鲜事物都不愿接触。2. 他虽然年纪轻,但思想却槁质得像一个老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槁质与干枯、腐朽的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化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树枯萎了的树木,它的枝叶干枯,没有生机,就像一个人的精神和品质衰退了一样。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或观看电视剧、电影等来加深对槁质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爷爷思想很槁质,总是不愿意尝试新的游戏和玩具。2. 初中生:有些同学的学习态度槁质,不愿意主动学习新的知识。3. 高中生:一些老师的教学方式已经槁质了,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4. 大学生:有些人的职业观念槁质,不愿意接受新的工作方式和理念。5. 成年人:一些政府官员的思想槁质,不愿意改革和推动社会进步。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槁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