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絶
拼音yǎo jué
注音ㄧㄠˇ ㄐㄩㄝ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消失。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 歷城县 光政寺 有磬石,形如半月,腻光如滴,扣之,声及百里。 北齐 时移於都内,使人击之,其声杳絶。却令归本寺,扣之声如故。”
(2).悬隔,隔绝。 唐 梁肃 《止观统例》:“凡所为上圣之域,岂隔阔辽夐,与凡境杳絶歟?是惟一性而已。”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消失无踪,找不到任何线索。
详细解释
- 杳絶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杳意为远离、遥远,绝意为断绝、失去。杳絶形容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不再能够找到或追踪。
使用场景
- 杳絶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突然消失,无法追踪或找到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线索或证据完全消失,无法获取。
故事起源
- 杳絶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故事中,晋国公子重耳因受到贵族的迫害,被迫流亡他国。当时重耳的忠臣范雎为了保护重耳的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将重耳的行踪保密。范雎用“杳絶”来形容重耳的行踪,意味着重耳已经彻底消失,无法被追踪到。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其他结构。
例句
- 1. 他的行踪杳絶,我们找不到他的任何消息。2. 这个案件的关键证据已经杳絶了,我们无法找到任何线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杳絶这个成语。可以联想成"遥远"和"断绝",形象地想象一个人或物体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杳絶相关的成语,例如杳无音信、杳无人迹等。这些成语都与事物消失、无踪迹有关,可以加深对杳絶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昨天突然杳絶了,我们找了很久也找不到他。2. 初中生:这个问题的答案杳絶了,老师找不到任何线索。3. 高中生:他的音乐才华在大学时期杳絶了,我们都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再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