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惶怒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áng

惶怒

拼音huáng nù

注音ㄏㄨㄤˊ ㄋ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害怕和怒恨。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还记得作《阿Q正传》时,就曾有小政客和小官僚惶怒,硬说是在讽刺他。”

基本含义

  • 极度恐慌和愤怒。

详细解释

  • 惶怒形容人在受到突然的惊吓或遭受不公正待遇时,感到极度的恐慌和愤怒。这种情绪表现为内心的焦虑、愤怒和不安。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因突发事件或不公平待遇而感到非常恐慌和愤怒的情绪。通常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在面对不公正待遇时的激动情绪。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明代杨慎《金瓶梅》:“那贼瞪着两只眼,喘吁吁的,惶怒惶怒的。”这个故事中,敌人被抓住后表现出极度的恐慌和愤怒,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惶怒地扔下手中的东西。2. 在面对不公正待遇时,她感到了极度的惶怒和愤怒。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惶怒”拆解为“恐慌”和“愤怒”来记忆,想象一个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或不公平待遇时,既感到恐慌又感到愤怒的情绪。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情绪相关的成语,如“愤怒不已”、“忿忿不平”等,以扩展对情绪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看到我的作业被同学偷看后,我感到非常惶怒。2. 初中生:听到老师不公正地批评我,我心中充满了惶怒。3. 高中生: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我感到惶怒和无奈。

拆字解意

惶怒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