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膝席在词典中的解释

膝席

拼音xī xí

注音ㄒㄧ ㄒ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跪在席上,直起身子。古亦名“长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饮酒酣, 武安 起为寿,坐皆避席伏。已 魏其侯 为寿,独故人避席耳,餘半膝席。”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以膝跪席上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由是 金 之名以‘太公’譟,向之‘爷’之者‘太’之,膝席者皆垂手执儿孙礼。”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王小大 ﹞善周旋,广筵长席,人劝一觴,皆膝席欢受。”
    (2).谓移坐而前。古亦称“ 前席 ”。《旧唐书·窦威传》:“ 威 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諭, 高祖 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 宋 杨亿 《天贶殿碑》:“挈壶之漏屡移,膝席之对云罢。”

基本含义

  • 指子女尊敬父母,孝敬父母。

详细解释

  • 膝席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膝指的是膝盖,席指的是坐垫。膝席形容子女对父母孝敬尊敬,像在父母的膝盖上坐一样亲近。这个成语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家庭关系和家族观念的重视。

使用场景

  • 膝席通常用来形容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尊敬,可以用于家庭教育、亲情关系等话题中。

故事起源

  • 膝席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故事讲述了齐国公子纠因为父亲病重,一直守在他的床前,连续几天不离开。父亲感动之余,对儿子说:“你坐在我的膝盖上,就像坐在席子上一样,这样的孝顺让我非常欣慰。”后来,人们将这种孝顺的行为形容为“膝席”。

成语结构

  • 主体结构是“膝席”,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例句

  • 1. 他对父母非常孝顺,常常坐在他们的膝盖上,真是个膝席之子。2. 孩子们都很懂事,对父母非常尊敬,真是一家膝席之家。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坐在父母的膝盖上”这个形象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自己坐在父母的膝盖上,表示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关系和家族观念的重视,以及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会坐在爸爸的膝盖上听他给我讲故事,我是个膝席之子。2. 中学生:我尊敬父母,从不违背他们的意愿,我希望成为一个膝席之子。3. 大学生:我会尽力孝顺父母,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成为他们的膝席之子。

拆字解意

膝席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