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怨
拼音xū yuàn
注音ㄒㄩ ㄧㄨ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书·盘庚上》:“盘庚五迁,将治 亳 殷 ,民咨胥怨。”《后汉书·杨彪传》:“移都改制,天下大事,故 盘庚 五迁, 殷 民胥怨。” 李贤 注:“胥,相也。迁都於 亳 , 殷 人相与怨恨。”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角调曲之二》:“祁寒暑雨,是无胥怨。”《陈书·世祖纪》:“庶绩未康,胥怨犹结。”《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一》:“时使臣希旨,立法甚峻,民间碓磑泥封之,隐其数者皆毙之。由是人不聊生,物情胥怨。”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下》:“尔执政小子,惟以贪諛为事,不懃德以备难,惟安爵以毁成,下民胥怨,手足靡措。”
基本含义
- 指多人共同怨恨一个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
- 胥怨是由“胥”和“怨”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胥,本意为“众多”,引申为“多人”,表示众多的人;怨,本意为“怨恨”,表示愤怒和不满。胥怨的意思是众多的人共同对一个人或事物产生怨恨和不满的情绪。
使用场景
- 胥怨常用于描述众多人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怨恨和不满。可以用来形容众人对不公平的待遇、不负责任的行为或不道德的行为所产生的愤怒和不满。
故事起源
- 胥怨的故事起源于《礼记·曲礼上》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国王的统治感到不满,纷纷向国王上书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这些来自众多人民的怨恨和不满被称为胥怨。
成语结构
- 胥怨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众人对他的胥怨让他感到非常沮丧。2. 这个公司因为种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招致了众多消费者的胥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胥怨”拆分成两个部分,“胥”可以联想为“众多”,“怨”可以联想为“怨恨”。通过联想记忆,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胥怨相关的成语,如“背道而驰”、“众叛亲离”等,以扩大对这一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欺负同学而招致了胥怨。2. 初中生:那个政府官员因为贪污腐败,引起了胥怨。3. 高中生:这部电影因为涉及敏感话题,引发了观众的胥怨。4. 大学生:这家公司因为虚假宣传,招致了消费者的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