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达巴汉在词典中的解释
hàn

达巴汉

拼音dá bā hàn

注音ㄉㄚˊ ㄅㄚ ㄏ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蒙语山岭的音译。 清 赵翼 《扈从木兰杂诗》之四:“巍巍达巴汉,其高不可计。”自注:“蒙古语岭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狂放不羁,豪放不群。

详细解释

  • 达:到达;汉:汉人。达巴汉原指汉人到达边疆地区,意味着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后来,这个成语演变为形容人或事物狂放不羁,豪放不群的特点。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个性豪放、不拘小节、敢于冒险的人。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特点,表示独特、与众不同。

故事起源

  • 达巴汉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张献忠的《西川纪略》中。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他率领农民军攻占四川,建立大西国。在书中,张献忠形容自己的农民军“狂放不羁,达巴汉”的精神。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三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个性达巴汉,总是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2. 这个品牌的设计风格非常达巴汉,很受年轻人的喜爱。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达巴汉”与“大胆”进行联想,两者发音相似,意义也有相似之处。通过联想记忆,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个性、特点相关的成语,如“豪放不群”、“不拘小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达巴汉,经常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2. 初中生:我喜欢他的达巴汉个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他的作品充满了达巴汉的艺术气息,独树一帜。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发扬达巴汉的精神,勇于尝试新的事物。

拆字解意

达巴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