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附赖在词典中的解释
lài

附赖

拼音fù lài

注音ㄈㄨˋ ㄌ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依赖。《新唐书·忠义传上·张善相》:“ 大业 末为里长,督兵迹盗,为众附赖。”

基本含义

  • 指过度依赖他人或附着于他人,不能独立自主。

详细解释

  • 成语“附赖”由“附”和“赖”两个词组成。其中,“附”表示附着、依附,而“赖”表示依赖、倚靠。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一个人过度地依赖他人,不能独立自主,丧失了自己的能力和独立性。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过度依赖他人,缺乏自立能力的人。在工作场所或学习环境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总是依赖他人完成任务,缺乏自主精神的人。

故事起源

  • 成语“附赖”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下》:“附丽于人,而不能自举者,吾未之有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过度地依赖他人,不能独立自主,这是孟子对于人们应该有自立能力的思考。

成语结构

  • 主语+附赖

例句

  • 1. 他总是附赖着父母,无法独立生活。2. 这个团队中有些成员太附赖领导,缺乏主动性。

记忆技巧

  • 可以用“附着在赖”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表示一个人过度依赖他人。

延伸学习

  • 学习如何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是避免附赖的关键。培养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才能摆脱附赖的状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附赖爸爸妈妈,我要学会自己做事情。2. 初中生:他总是附赖着同学,从来不主动做事。3. 高中生: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要附赖老师的答案。

拆字解意

附赖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