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水中着盐在词典中的解释
shuǐzhōngzheyán

水中着盐

拼音shuǐ zhōng zhe yán

注音ㄕㄨㄟˇ ㄓㄨㄙ ㄓㄜ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喻不着痕迹。 清 薛雪 《一瓢诗话》:“作诗用事,要如释语:水中著盐,饮水乃知。”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 刘长卿 《过贾谊宅》诗……上联‘芳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疑为空写,不知‘人去’句即用《鵩赋》‘主人将去’,‘日斜’句即用‘庚子日斜’。可悟运典之妙,水中著盐,如是如是。”

基本含义

  • 比喻情况十分明显或无法掩饰。

详细解释

  • 成语“水中着盐”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盐可得而已,水中着盐,莫之隐也。”意思是说,盐是可以得到的,但如果在水中着盐,那就无法隐藏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非常明显,无法掩盖。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水中着盐”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个情况或事实非常明显,无法掩饰的情况。比如,当某人面对明显的错误时,我们可以说“你的错误就像水中着盐,无法掩盖”。

故事起源

  • 成语“水中着盐”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这篇古代文献中。故事中,襄公在进行一项盐业改革时,他的一位臣子建议将盐放在水中,看看是否会溶解。结果盐没有溶解,于是襄公说:“盐可得而已,水中着盐,莫之隐也。”意思是说,盐是可以得到的,但如果在水中着盐,那就无法隐藏了。从此,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事情非常明显,无法掩盖。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 1. 他的谎言就像水中着盐,无法掩盖。2.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水中着盐,大家都知道。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盐相关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碗里的水中有一勺盐,无论怎么搅拌,都无法将盐完全融化,这样就形成了“水中着盐”的形象。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盐相关的成语,如“盐梅之味”、“盐车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谎言就像水中着盐,我们都知道他在骗人。2. 初中生: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水中着盐,老师问出来的时候我们都知道。3. 高中生:他的表情就像水中着盐,无法掩饰他内心的悲伤。4. 大学生:这个政治问题就像水中着盐,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拆字解意

水中着盐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