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销
拼音bào xiāo
注音ㄅㄠˋ ㄒㄧㄠ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1) (动)把领用款项或收支账目开列清单;报告上级核销。
(2) (动)把用坏作废的物件报告销账。
(3) (动)从现有的人或物中除掉(多含诙谐意)。
[构成]
并列式:报+销
[例句]
报销路费。(作谓语)报销的旅差费共计1000元。(作定语)
英文翻译
1.(报销账目) submit an expense account; apply for reimbursement; give a statement on one's expenses (for a trip on business); claim payment or refund
2.(报废销账) hand in a list of expended articles
3.[口] (消灭) write off; wipe out; be destroyed
详细解释
◎ 报销 bàoxiāo
(1) [submit an expense account]∶本指宫中收支,按期册报上宫,叫报销, 即呈报而核销,今指将开支款项报告财务部门核销清账
向财务科报销
(2) [hand in a list of expended articles]∶把用坏作废的物件报告主管部门销账
(3) [wipe out]∶从现有的人或事物中除掉(含诙偕意)
晚上瞎摸乱撞,跌到深谷里就把我这材料队长报销了。——杜鹏程《夜走灵官峡》
(1).把领用款项或收支帐目开列清单,报请上级核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今见於方略者,若裁节冗费,改折漕贡,量增盐课杂税,稽查隐漏田赋,核减军需报销,亦皆所裨无几。” 清 冯桂芬 《用钱不废银议》:“银钱相易,致有赢絀之数,準别立一款报销也。”
(2).将用坏作废的物件报告销账。
(3).称人的死亡或事物的被毁。多含诙谐意。 俞林 《在太行山上》:“他简单地讲了跳崖的情景:‘那个鬼子垫在我身子底下,他当场报销了。’”
基本含义
- 指根据规定的程序,向单位或个人申请报销已经支出的费用。
详细解释
- 报销是指根据规定的程序,向单位或个人申请报销已经支出的费用。这个词语一般用于财务上的管理和报账等场景。报销通常需要提交相关的凭证和申请表格,经过审核后,单位或个人可以获得相应的费用报销。
使用场景
- 报销一般用于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日常经济活动中。比如,员工可以向公司申请报销出差的交通费用,个人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报销医疗费用。报销也可以用于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报账中。
故事起源
- 报销这个词语的起源比较晚,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在那个时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经济活动和支出,因此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词语来表示报销这个概念。
成语结构
- 报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我们需要向公司提交报销申请,才能获得差旅费的报销。2. 她花了很多钱买了新的电脑,但是可以向公司报销一部分费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报销”这个词语与“报账”联系起来,两者有相似的含义和用途。可以通过反复使用和练习,加深对这个词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财务管理和报账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报销技巧和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可以向老师报销买文具的钱吗?2. 初中生:如果我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可以报销交通费吗?3. 高中生:我想知道大学生活费能不能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