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挢掇在词典中的解释
jiǎoduō

挢掇

拼音jiǎo duō

注音ㄐㄧㄠˇ ㄐㄧㄠˇ ㄐㄧ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拾取。《淮南子·要略》:“乃始揽物引类,览取撟掇,浸想宵类。” 高诱 注:“撟,取也;掇,拾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言谈或行动拖拉、磨蹭,不干脆利落。

详细解释

  • 挢掇一词源于方言,最早用于形容人言谈或行动拖拉、磨蹭,不干脆利落。它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做事拖沓,不爽快,耽误时间,没有效率。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言谈拖拉,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说话拖泥带水,不直接。挢掇一词带有一定的贬义,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的懒散、拖延或不果断的行为。

使用场景

  • 挢掇一词经常在生活中用来批评或讽刺那些做事拖沓、不爽快的人。例如,当一个人拖延做事,拖到最后才开始,就可以用“挢掇”来形容他。此外,挢掇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谈拖拉,说话不直接,含糊其辞。

故事起源

  • 关于挢掇一词的起源,目前尚无明确的故事或传说可考。然而,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因此没有一个特定的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 挢掇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做事太挢掇了,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2. 她的回答总是挢掇的,让人摸不清她的真实想法。

记忆技巧

  • 记忆挢掇这个成语可以使用以下技巧:1. 将“挢”字与“拖”字联系起来,它们的发音相似,都有拖拉的意思。2. “掇”字可以与“说”字联系起来,它们的发音相似,都有言谈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常用的成语,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做作业总是挢掇,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写。2. 初中生:她的回答总是挢掇的,让人摸不清她的真实想法。3. 高中生:他们的讨论太挢掇了,浪费了很多时间。4. 大学生:我希望我们的会议能够高效进行,不要出现挢掇的情况。

拆字解意

挢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