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讽厉在词典中的解释
fěng

讽厉

拼音fěng lì

注音ㄈㄥˇ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讽励 ”。1.暗示、督促。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 竇后 诬言欲咒诅。上信之,出贵人姊妹於丙舍,使小黄门 蔡伦 考之。 竇后 讽厉考者,皆致以巫蛊事送暴室。”
    (2).教诲勉励。《宋书·刘劭传》:“上时务在本业,劝课农桑,使宫内皆蚕,欲以讽励天下。” 宋 欧阳修 《荐布衣苏洵状》:“往时自国家下詔书,戒时文,讽励学者以近古,盖自 天圣 迄今二十餘年。”《明史·杨靖传》:“帝製《大誥》,举通政使 蔡瑄 、左通政 茹瑺 、工部侍郎 秦逵 及 靖 以讽厉之。”

基本含义

  • 讽刺尖锐,言辞犀利。

详细解释

  • 指言辞尖锐、犀利,能够深刻讽刺或批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文章或演讲中的言辞尖锐,能够深刻讽刺或批评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讽厉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原文为“言而讽厉”。这句话出自鲁国国君襄公的一次讲话,他以尖锐的言辞批评了一些贪婪的官员,使他们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处罚。从此,讽厉一词就用来形容言辞尖锐、犀利,能够深刻讽刺或批评的情况。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的演讲讽厉而又有力,让人印象深刻。2. 这篇文章讽厉地批评了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讽厉”想象成一把锋利的剑,能够深刻刺痛人们的心灵,从而记住其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刻薄”、“尖酸”等,以扩展对言辞尖锐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时的语气讽厉,让我觉得很害怕。2. 初中生:这本小说中的主人公总是用讽厉的言辞来反击欺负他的人。3. 高中生:这位演讲者运用讽厉的语言,揭露了社会上的一些问题。4. 大学生:这篇论文通过讽厉的批评,提出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拆字解意

讽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