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胖袄在词典中的解释
pàngǎo

胖袄

拼音pàng ǎo

注音ㄆㄤˋ 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棉上衣。 元 明 时亦专指边防将士或锦衣卫的冬服。《元典章新集·兵部·军制》:“下户相合置备车牛,其应般本奕衣甲、胖袄、枪刀、弓箭、军需等物,已及满载。”《明史·食货志三》:“乙字库,贮胖袄、战鞋、军士裘帽。”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过去时代人穿的缊袍,用旧絮装的冬衣,被用木棉装的胖袄所代替了。”
    (2).一种戏剧服装。传统戏中演花面者身须魁梧,方显威严,其袍内衬着的厚棉马甲,即名胖袄。 袁世海 《我的舞台生活》五六:“演出时,又是‘抢背’、‘吊毛’,又得唱、舞、打、跑,累得热汗湿透水衣子,连‘胖袄’都湿透。”

基本含义

  • 比喻人得到了权势、地位或财富后,变得威风凛凛、自负自满。

详细解释

  • 胖袄是由“胖”和“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胖指肥胖,袄指衣袄。胖袄比喻人得到了权势、地位或财富后,变得威风凛凛、自负自满,形容人因得势而自满自足。

使用场景

  • 胖袄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权势熏天、自负自满的人。可以用于批评那些得势后不思进取、目中无人的人,也可以用于自嘲或调侃自己得到了一些小成就后的表现。

故事起源

  • 《韩非子·五蠹》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有位富商,经商得利,身家暴富。他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穿着一件特别宽大的袄子,以显得更加威风凛凛。后来,这位富商因为过于自负而得罪了国君,最终失去了一切。这个故事中的胖袄成为了比喻权势得意、自负自满的象征。

成语结构

  • 主语 + 胖袄

例句

  • 1. 他升职后变得胖袄了,对同事们态度冷淡了许多。2. 这位新晋的明星因为红了一部电影,现在变得胖袄了,对粉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胖袄形象化,想象一个人因为得到了权势、地位或财富而胖得发胖,穿着一件特别宽大的袄子,显得威风凛凛、自负自满。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与权势、地位或财富相关的成语,如“高屋建瓴”、“肥头大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升了班长后变得胖袄了,对我们要求也越来越高了。2. 初中生:他考试成绩进步了一点点就变得胖袄了,不再和我们一起学习了。3. 高中生:班里的学霸因为取得了好成绩,变得胖袄了,经常自夸自己有多聪明。4. 大学生:他得到了一份好工作后变得胖袄了,对朋友们态度冷淡了很多。

拆字解意

胖袄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