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枝楞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īléng

枝楞

拼音zhī léng

注音ㄓㄧ ㄌ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方言。形容精神、利落。 姚雪垠 《长夜》二六:“ 吴大哥 ,你拉的这一位还怪枝楞的,也一定很能做活。”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行动迟缓、拖延。

详细解释

  • 枝楞一词源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树木,该树木生长缓慢、行动迟缓。因此,成语“枝楞”用来形容人行动迟缓、拖延,不积极主动的表现。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方面的行动缓慢、迟疑不决的情况。也可用于批评某人做事不积极、不主动。

故事起源

  • 关于枝楞的故事并不常见,但这个成语的起源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树木有关。根据传说,枝楞树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行动迟缓。这种树木的特性被人们引申为形容人行动迟缓、拖延。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办事总是枝楞枝楞的,拖延了很多工作进度。2. 这个学生学习枝楞,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准备。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枝楞树的生长速度缓慢,行动迟缓的特点,将其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用图像联想法,想象一个树木生长缓慢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拖延、行动迟缓相关的成语,如“拖泥带水”、“拖拉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今天上学枝楞了,迟到了。2. 小学生:我有时候也会枝楞,不想写作业。3. 初中生:有些同学在课堂上总是枝楞,不敢回答问题。4. 高中生:考试前的准备工作我总是枝楞,拖到最后一天才开始复习。

拆字解意

枝楞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