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惰慢在词典中的解释
duòmàn

惰慢

拼音duò màn

注音ㄉㄨㄛˋ ㄇ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懈怠不敬。《荀子·礼论》:“其立声乐恬愉也,不至於流淫惰慢;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於隘慑伤生。”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设如家人有五子十孙,父母不察精愞,则懃力者懈弛,而惰慢者遂非也,耗业破家之道也。” 唐 王建 《留别舍弟》诗:“固合受此训,惰慢为身羞。” 宋 司马光 《答胡寺丞书》:“虽感戢勤仰之心无时少忘,而惰慢之辜,诚无以辞於左右。”
    (2).懈怠涣散。《三国演义》第一回:“ 左丰 挟恨,回奏朝廷,説我高垒不战,惰慢军心。”

基本含义

  • 指懒散、不积极、不努力的态度或行为。

详细解释

  • 惰慢是由“惰”和“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惰指懒散、不勤奋;慢指行动迟缓、不积极。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做事不积极、不努力,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批评或警示那些不勤奋、不积极的人。可以用来形容工作懒散、学习不努力、生活懒散等情况。

故事起源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一则故事。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儒家学者,他一次到山中讲学,途中遇到一位老农,问他为什么不早点到。老农回答说:“我走得很慢,所以才晚到。”董仲舒听后感叹说:“惰而不进,慢而无功。”从此,惰慢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词语。

成语结构

  • 惰慢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例句

  • 1. 他对待工作总是惰慢散漫,不能按时完成任务。2. 这个学生惰慢无为,从来不主动参加课堂活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惰慢”与“懒散、不积极”等词语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词典、语文教材或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进一步了解“惰慢”的用法和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学习态度惰慢,不认真听讲。2. 初中生:他惰慢的行动让他错过了很多机会。3. 高中生:她对待考试的态度惰慢,没有好好复习。4. 大学生:他惰慢的生活方式导致他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压力。

拆字解意

惰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