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郊桑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āosāng

郊桑

拼音jiāo sāng

注音ㄐㄧㄠ ㄙㄤ

繁体

基本解释

  • (1).古代后、夫人饲蚕的西郊桑田。 唐 李白 《明堂赋》:“帝躬乎天田,后亲于郊桑。” 王琦 注引《公羊传》注:“礼,天子亲耕东田千亩,诸侯百亩,后、夫人亲西郊采桑,以供粢盛、祭服,躬行孝道以先天下。”
    (2).泛指郊野的桑树。 唐 沉佺期 《有所思》诗:“园槿绽红艳,郊桑柔緑滋。”

基本含义

  • 郊外的桑树,比喻贫穷、困苦的生活环境。

详细解释

  • 郊桑是由“郊外”和“桑树”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郊外指的是城市的边缘地带,相对于城市中心而言。而桑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但其果实产量较低,无法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财富。因此,郊桑成语比喻生活在贫穷、困苦的环境中。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生活困苦、贫穷的环境,可以用来形容经济拮据、生活艰难的情况。例如,当描述一个人的生活条件很差,收入微薄,无法满足基本需求时,可以使用郊桑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郊桑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故事中,李斯是秦朝的重要官员,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加强秦朝的统治。其中之一是取消郊桑政策,即取消贫困地区的赋税。他认为,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艰难,征收赋税只会加重他们的负担,无法带来实际效益。然而,这个政策并没有被采纳,李斯也因此受到了贬斥。后来,郊桑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用来形容贫穷、困苦的生活环境。

成语结构

  • 郊桑是一个由两个单独的词语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生活在郊桑之地,日子过得很艰难。2. 这个家庭长期生活在郊桑,无法改善生活条件。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郊桑”与贫穷、困苦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可以想象自己生活在郊外的贫困地区,周围都是桑树,无法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财富。通过这种方式,将成语的含义与形象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了解更多关于贫穷、困苦生活的描写和表达方式。同时,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困苦生活的成语,例如“穷困潦倒”、“衣食不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附近有很多郊桑,他们的生活很困难。2. 初中生:他们整天生活在郊桑之地,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3. 高中生:郊桑的生活环境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他们需要努力改变现状。4. 大学生:贫穷并不是永远的,他们要努力学习,摆脱郊桑的束缚。

拆字解意

郊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