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笃
拼音bìng dǔ
注音ㄅㄧㄥˋ ㄉ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病笃 bìngdǔ
[be critically ill;be dying] 病势沉重
近义词
垂死、危急、垂危
英文翻译
1.[书] be critically ill; be terminally ill
详细解释
病势沉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昭王 强起 应侯 , 应侯 遂称病篤。”《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后病篤,復遣人哀恳神君求救。”《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方 京 病篤,人谓其必死。”
基本含义
- 病情严重,病重。
详细解释
- 病笃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病情严重,病情危急的状态。形容一个人生病到了危重的程度。
使用场景
- 病笃一般用于描述病人的病情非常严重,需要特别关注和治疗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事物的严重程度。
故事起源
- 病笃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医学理论。在古代,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相对较少,治疗手段也有限。因此,当一个人的病情严重到了危急的程度时,人们常常形容其病情为“病笃”,以强调其严重性和紧急性。
成语结构
- 病笃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是“病”,表示疾病;第二个字是“笃”,表示严重、危急。
例句
- 1. 他的父亲病笃不起,整个家庭都非常担心。2. 这位病人病笃,需要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生病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躺在床上无法起身,非常虚弱的样子。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病笃”相关的成语,如“病入膏肓”、“病重如山”等,扩展对疾病和健康的词汇和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生病了,医生说她的病情很糟糕,已经病笃了。2. 初中生:他的祖父病得很重,现在已经病笃不起了。3. 高中生:这位病人的病情非常严重,医生说他已经病笃,需要尽快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