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昭
拼音qǔ zhāo
注音ㄑㄩˇ ㄓㄠ
繁体
基本解释
详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洞晓情变,曲昭文体。”
基本含义
- 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刻意折中妥协,不按原则行事。
详细解释
- 曲昭是由“曲”和“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曲”意为折中、妥协,“昭”意为显露、表现。曲昭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刻意折中妥协,不按原则行事,显示出一种不正直的行为。
使用场景
- 曲昭常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在处理问题时不坚持原则,为了私利而妥协折中的情况。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违背原则、不诚实、不正直的人。
故事起源
- 曲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当时,晋国的公子重耳为了复国,想到了一个计策。他派人到齐国向齐桓公请教,齐桓公告诉他:“曲则全,枉则直。”这句话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达到目的可以适度妥协,不必太过坚持原则。公子重耳听后颇有感悟,从此开始实行曲昭的策略。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为了博取领导的欢心,曲昭了原则,做出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坚持原则,而不是曲昭求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曲昭”理解为“弯曲显露”,表示为了达到目的而弯曲地表现出来。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为了达到目的而弯曲身体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曲昭相关的成语,如曲突徙薪、曲径通幽等,可以进一步丰富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考试能够取得好成绩,曲昭了原则,偷看了同学的答案。2. 初中生:为了争取更多的福利待遇,一些工人工会曲昭了原则,与雇主达成了妥协。3. 高中生:政府为了吸引外资,曲昭了原则,放宽了对外资的限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