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羊易牛
拼音yǐ yáng yì niú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yǐ yáng yì niú ㄧˇ ㄧㄤˊ ㄧˋ ㄋㄧㄨˊ
以羊易牛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於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鐘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以羊易牛”指用这个代替那个。《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高赞 相女配夫,乃其常理; 颜俊 借人饰己,实出奇闻。东牀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
基本含义
- 用羊换牛,比喻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
详细解释
- 以羊易牛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源自于古代农耕社会。牛是农民重要的劳动力和财富来源,而羊则相对较为普遍。以羊易牛表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用低贱的东西换取高贵的东西,或者用次品换取好品质,从而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使用场景
- 以羊易牛通常用于批评或警示他人不要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它可以用来描述商业交易中的欺诈行为,或者批评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使用不道德的手段谋取私利。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在古代,牛是农民最重要的劳动力和财富来源,而羊则相对较为普遍。有人利用别人的贪婪和愚昧,通过以羊易牛的方式欺骗他人,从而获取不义之财。这个成语形象地揭示了人们在利益面前的贪婪和不公平的行为。
成语结构
- 以羊易牛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以”、“羊”、“易”和“牛”组成。
例句
- 1. 他用一只羊换来了一头牛,这就是以羊易牛。2. 这家公司以羊易牛,通过欺骗客户获取了高额利润。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联想记忆:想象一个人在农场上,他用一只羊换来一头牛。
2. 制作关联图
- 将成语的每个字画成图形,然后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故事性的图像。
延伸学习
- 1. 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以卵击石”、“以毒攻毒”等。2. 了解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一只玩具羊换来了一个玩具牛,就像以羊易牛一样。2. 初中生:这个人通过欺骗他人,用一只假的羊换取了一只真的羊,真是以羊易牛啊。3. 高中生:他利用别人的贪婪和愚昧,通过以羊易牛的方式获取了巨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