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勗
拼音xùn xù
注音ㄒㄩㄣˋ ㄒ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训教勉励。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慧球》:“ 中兴 元年,敕为 荆 土僧主,训勗之功,有誉当世。”《北齐书·李璵传》:“给良田三十顷, 晓 遂筑室安居,训勗子姪,无復宦情。”
基本含义
- 训勗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品行高尚,言行端正,有教养和修养。
详细解释
- 训勗由两个字组成,"训"和"勗"。"训"意为教导、教育,"勗"意为劝勉、鼓励。训勗指的是通过教育和劝勉使人的品行和修养得到提高,使其具备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使用场景
- 训勗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行高尚,可以用于赞美他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有教养的人、有修养的人、有道德的人等。
故事起源
- 训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中。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当时有个叫做孙武的人,他在齐国为官时,以其高尚的品行和修养赢得了人们的敬仰。有一次,孙武在宴会上,齐国的贵族们纷纷向他敬酒,表达对他的敬意。孙武接过酒杯,对众人说:“我不敢当,我只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有着高尚的品行和修养。”他的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人们,大家纷纷称赞他的训勗。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的训勗品质使他成为了我们学校的楷模。2. 她的训勗言行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训勗"与高尚的品行和修养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的言行举止都是非常高尚和端正的,这样就能够理解和记忆训勗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训勗相关的成语,如"德勋双馨"、"德勋兼备"等,来扩大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要训勗,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很训勗的人,他总是帮助别人。3.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说,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训勗素养。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训勗,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