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贿
拼音zāng huì
注音ㄗㄤ ㄏ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1).贪赃纳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谢幼舆 赃贿黜削,违弃其餘鱼之旨也。”一本作“ 赃贿 ”。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元礼 故胡人, 薛师 之假父,后坐赃贿,流死 岭 南。”《明史·孙丕扬传》:“ 江西 提学僉事 马犹龙 尝为刑部主事,定御史 祝大舟 赃贿,遂为庇者所恶。”
(2).赃物。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俊臣 聚结不逞,诬遘贤良,赃贿如山,冤魂满路,国之贼也。” 明 张景 《飞丸记·情恨兴师》:“若不振时,埋伏他回家的往来要道,若有赃贿,奔回时抢他些,与他闹炒一场。”
基本含义
- 指非法获取财物或利益。
详细解释
- 赃贿是由“赃”和“贿”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赃指非法所得的财物,贿指非法收受财物或利益。赃贿表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财物或利益。
使用场景
- 赃贿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形容行为不端、违法的行为,特别是指贪污受贿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贪官污吏、腐败现象等。
故事起源
- 赃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社会,贪污受贿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这个成语的起源与社会的腐败现象有关,用以警示人们不要贪图不义之财。
成语结构
- 赃贿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赃和贿都是形声字,赃的本义是偷窃,贿的本义是贿赂。
例句
- 1. 这位官员因为赃贿罪被判刑。2. 他靠赃贿得到了很多财富,但最终还是被揭发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偷窃财物,然后用这些财物贿赂他人,这样就能够记住赃贿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贪赃枉法”、“受贿行贿”等,来加深对赃贿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铅笔盒,被老师发现了,被批评了一顿,真是赃贿!2. 初中生:我们应该坚决反对赃贿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3. 高中生:在中国的反腐败斗争中,很多贪官因为赃贿罪被判刑。4. 大学生:赃贿是社会的毒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反腐斗争,建设廉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