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藏史
拼音zhēng cáng shǐ
注音
繁体徵採
基本解释
上古主管典籍之官。《庄子·天道》:“ 由 闻 周 之徵藏史有 老聃 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徵藏,藏名也。’一云:‘徵,典也。’” 成玄英 疏:“﹝徵藏史﹞犹今之祕书官,职典坟籍。”后特指 老聃 。 春秋 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 李 名 耳 ,字 伯阳 。 章炳麟 《原道上》:“ 孔父 受业於徵藏史, 韩非 传其书。”
基本含义
- 指积累、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详细解释
- 徵,指征集、征求;藏,指收藏、保存;史,指历史。这个成语意指重视征集和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可用于强调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也可用于描述个人、机构或国家对收集和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努力。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当时人们非常重视征集和保存历史文化遗产,认为这是传承和发展文明的重要途径。
成语结构
- 徵藏史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是一位徵藏史爱好者,收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2. 这座博物馆致力于徵藏史,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徵藏史记忆为“征集+收藏+历史”,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历史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拓宽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徵藏史,每次去博物馆都能看到很多有趣的历史文物。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重视徵藏史,因为历史是我们的根基。3. 高中生:为了保护徵藏史,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4. 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将徵藏史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