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愎
拼音hěn bì
注音ㄏㄣˇ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刚愎。《晋书·甘卓传》:“ 卓 转更很愎,闻諫輒怒。” 宋 欧阳修 《论台谏官言事未蒙听允书》:“以天下之事,委一不学无识謟邪很愎之执中而甘心焉。”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古微堂集》:“又詆諆先儒,指斥近献,尤多违戾很愎之言,亦不足与辨。”
基本含义
- 非常固执、顽固
详细解释
- 形容人或事物固执己见,不易改变。
使用场景
- 可用于形容个人、行为或态度固执、不易妥协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很愎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在小说中,有位名叫田氏的人,他因为性格顽固、固执己见,而被称为“田愎”。后来,人们将“田愎”中的“田”字去掉,就成为了现在的成语“很愎”。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他很愎,不肯听取他人的意见。2. 她对自己的想法非常愎,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很愎”与“很笨”发音相近,形象地表示固执己见的人往往被认为是愚蠢的。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固执、顽固相关的成语,例如“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很愎,不肯和我一起玩。2. 初中生:她对自己的观点非常愎,不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3. 高中生:他的态度很愎,不肯妥协。4. 大学生: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很愎地坚持自己的艺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