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鞭抶在词典中的解释
biānchì

鞭抶

拼音biān chì

注音ㄅㄧㄢ ㄔ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用鞭抽打。 唐 元稹 《告畬三阳神文》:“乃劝州人,大课芟銍。人人自利,若受鞭抶。” 宋 梅尧臣 《书窜》诗:“遂倾 西蜀 巧,日夜急鞭抶。”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其不用命者,纵不能尽如临阵之刑,而军令所谓鞭抶、贯耳等类,许将官督操,亦时一行之以示威。”

基本含义

  • 用鞭子抽打,比喻严厉批评或责罚。

详细解释

  • 鞭抶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鞭指的是一种长而有弹性的刑具,抶指的是用鞭子抽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鞭子抽打,比喻对人进行严厉的批评或责罚。它形象地描述了批评或责罚的严厉程度,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

使用场景

  • 鞭抶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严厉批评或责罚的场景。例如在工作场合,当一个员工犯了严重错误时,领导可以使用鞭抶这个成语来形容对他进行严厉批评或责罚。此外,它也可以用于描述对学生的教育,家长或老师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或惩罚。

故事起源

  • 鞭抶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在古代,使用鞭子抽打是一种常见的刑罚方式,用来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因此,鞭抶这个成语的意义也延伸到了对人进行严厉批评或责罚的比喻中。

成语结构

  • 鞭抶是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鞭”是名词,表示一种刑具;“抶”是动词,表示用鞭子抽打。

例句

  • 1. 领导对他的工作态度非常不满,直接给了他一次鞭抶。2. 学生们因为考试作弊受到了老师的鞭抶。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鞭抶这个成语和严厉的批评或责罚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被鞭子抽打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鞭抶相关的成语,如“鞭长莫及”意为批评或处罚无法达到或影响到某个人或事物。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进行了鞭抶。2. 初中生:他因为迟到被班主任鞭抶了一顿。3. 高中生:老师对他的表现非常失望,进行了公开的鞭抶。4. 大学生:教授对他的论文进行了严厉的鞭抶,使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拆字解意

鞭抶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