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口颊坏疽在词典中的解释
kǒujiáhuài

口颊坏疽

拼音kǒu jiá huài jū

注音ㄎㄡˇ ㄐㄧㄚˊ ㄏㄨㄞˋ ㄐ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走马疳。小儿急性病,常由麻疹、猩红热等传染病引起,症状是口腔黏膜部分组织溃疡,发黑,坏死,并向外溃烂,严重时发生昏迷。也叫走马牙疳或牙疳。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嘴脸被疾病侵蚀,形容人面容丑陋。

详细解释

  • 口颊坏疽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的嘴脸被疾病侵蚀,形容人的面容丑陋不堪。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相貌极其丑陋或者面容破败不堪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魏国有一个公子叫魏斯,他长得极其丑陋,嘴脸更是被疾病侵蚀,形容极其糟糕。后来,人们就用“口颊坏疽”来形容一个人面容丑陋。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名词

例句

  • 1. 他长得太丑了,简直就是一个口颊坏疽。2. 那个女人的相貌像口颊坏疽一样,令人无法直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嘴脸被疾病侵蚀,变得丑陋不堪的样子。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相貌相关的成语,如“面如死灰”、“面如土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长得那么丑,简直像个口颊坏疽。2. 初中生:她的相貌真的很糟糕,就像一个口颊坏疽一样。3. 高中生:他的嘴脸真的太丑了,简直就是一个口颊坏疽。4. 大学生:那个人的面容破败不堪,像个口颊坏疽一样。

拆字解意

口颊坏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