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急无君子
拼音shì jí wú jūn zǐ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shì jí wú jūn zǐ ㄕㄧˋ ㄐㄧˊ ㄨˊ ㄐㄩㄣ ㄗㄧˇ
事急无君子(事急無君子)
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说岳全传》第三三回:“ 邦杰 道:‘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无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隋唐演义》第七回:“ 叔宝 跟进城门,事急无君子,当街跪下禀道:‘小的是 山东 济南府 解户,伺候老爷领回批。’”
基本含义
- 在紧急情况下,没有君子风度,没有人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行为。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的真实品格和行为。它指的是当人们遇到紧急情况时,有些人可能会失去风度,表现出自私、冷漠或不道德的行为,而不是展现出高尚的品质和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在紧急情况下不顾他人利益、只顾自己的人。它可以用于描述个人、团队或社会在面临困难时的行为和态度。
故事起源
- 成语“事急无君子”最早出现在《论语·卫灵公》中,是孔子对卫灵公的评价。卫灵公在危急时刻没有表现出君子的风度,因此孔子用这个成语来批评他。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事”、“急”、“无”和“君子”。
例句
- 1. 在公司遇到紧急情况时,有些员工表现出了事急无君子的行为。2. 他在遇到危险时没有考虑他人的安全,完全是事急无君子。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紧急情况下的行为对比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他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行为,那么他就是一个君子;而如果他表现出自私、冷漠或不道德的行为,那么他就是一个事急无君子。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品格和行为相关的成语,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考试时,有些同学会作弊,他们是事急无君子。2. 初中生:在地震发生时,有些人只顾自己逃生,没有顾及他人的安全,这是事急无君子的表现。3. 高中生:在面对疫情时,有些人囤积物资,不顾他人的需要,这是事急无君子的行为。4. 大学生:在求职时,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诋毁他人,这是事急无君子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