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垢
拼音sān gòu
注音ㄙㄢ ㄍ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佛教语。即三毒。《大庄严经·兜率天宫品》:“三垢憍慢尽,语业无诸过。”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德或行为上的三种污点或缺陷。
详细解释
- 三垢是指人的品德或行为上的三种污点或缺陷,包括贪婪、愚蠢和懒惰。这三种缺陷是人们在修养和发展中需要克服和消除的。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或行为有着这三种缺陷,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的品德或行为不端正。
故事起源
- 三垢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德充符》一章中:“三垢者,谓贪婪、愚蠢、懒惰也。”庄子在这一章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被称为“德充符”的人,他有着贪婪、愚蠢和懒惰的三种缺陷,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和不幸。
成语结构
- 三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品德上有三垢,贪婪、愚蠢和懒惰,所以没人喜欢他。2. 这个人虽然聪明,但是他的行为上有三垢,所以没人信任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三个字的发音和基本含义分别记住,然后联想到一个人的品德或行为上的三种缺陷,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了解更多与人的品德和行为相关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很贪婪,他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真是有三垢。2.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个同学,因为他又愚蠢又懒惰,真是有三垢。3. 初中生:我觉得一个人的品德上有三垢是不可原谅的,我们应该努力避免这样的缺陷。4. 高中生: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好的品德,避免有三垢的行为出现。5. 大学生: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避免被别人说有三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