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铸
拼音dào zhù
注音ㄉㄠˋ ㄓ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盗铸”。谓私自铸造钱币。《史记·平準书》:“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民亦閒盗铸钱,不可胜数。”《旧唐书·食货志上》:“ 长安城 中,竞为盗铸,寺观鐘及铜象,多坏为钱。” 元 吴莱 《题毗陵承氏家藏古钱》诗:“冶卒铜工各皷鞴,偏炉盗铸多烟烻。”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钱法之变》:“物日重钱日轻,盗铸云起。” 郭沫若 《断断集·<资本论>中的王茂荫》:“不久便有盗铸大钱的犯人出现,使当时的朝廷不能不以发配 新疆 ,给官兵为奴,或更以大辟的严刑为禁。”
基本含义
- 指非法铸造货币。
详细解释
- 盗铸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盗”指非法行为,表示偷窃、犯罪;“铸”指铸造,表示制造、创造。合在一起,盗铸意味着非法铸造货币的行为。在古代,盗铸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被视为破坏国家金融秩序和经济稳定的罪行。
使用场景
- 盗铸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非法制造、伪造货币的行为,也可用来比喻其他领域中的非法活动或欺骗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讨论金融犯罪、经济安全等话题。
故事起源
- 盗铸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货币制造过程。在古代,铸币是由国家控制的重要事务,只有国家才有权铸造货币。然而,有些人为了谋取私利,私自铸造货币,这就是盗铸。这种行为被视为破坏国家金融秩序和经济稳定的罪行,因此,盗铸成为了负面的词语。
成语结构
- 盗铸这个成语是由两个动词组成的,其中“盗”表示非法行为,“铸”表示制造。两个动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表示非法铸造货币的成语。
例句
- 1. 这个犯罪团伙盗铸了大量假币。2. 政府加大了打击盗铸行为的力度。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盗铸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黑暗中偷偷地制造货币的场景,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盗铸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盗铸这个成语的起源和含义之后,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伪造”、“偷窃”等,以扩展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发现了一个玩具硬币,但他知道盗铸是不对的,所以他把硬币交给了老师。2. 初中生:警察抓到了一伙盗铸假币的犯罪团伙。3. 高中生:我们要加强金融监管,打击盗铸等金融犯罪行为。4. 大学生:研究生论文抄袭是一种学术界的盗铸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术诚信。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盗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