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子
拼音gé zǐ
注音ㄍㄜˊ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格子。鬲,通“ 隔 ”。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噉食众生,是八寒八热地狱因,乃至是八万四千鬲子地狱因,乃至是不可説不可説鬲子地狱因。”
基本含义
- 比喻人才济济,众多雄杰。
详细解释
- 鬲子原指古代的一种炊具,用来煮饭。成语“鬲子”比喻人才众多,像炊具里装满了米一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个地方或某个团体中人才辈出、人才云集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或某个行业中的人才众多。
故事起源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一则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向孔子请教,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孔子回答说:“炊鬲之子,无可置疑。”意思是说,像炊具里装满了米一样,人才应该像鬲子一样众多。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例句
- 1. 这个公司的员工真是鬲子,人才济济。2. 这个学校的教师团队真是鬲子,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鬲子”联想成一个大大的锅,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米,象征着人才济济。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形容人才众多的成语,如“人才辈出”、“人才济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同学真是鬲子,大家都很聪明。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足球队真是鬲子,有很多优秀的球员。3. 高中生:这个科学研究团队真是鬲子,有很多知名的科学家。4. 大学生:我们学院的学生会成员真是鬲子,都是很有才华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