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递散在词典中的解释
sàn

递散

拼音dì sàn

注音ㄉㄧˋ ㄙ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分发。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针工局﹞掌内宫人等冬衣夏衣,每年递散一次。”

基本含义

  • 递送或传递消散。

详细解释

  • 递散是指递送或传递某物使其消散或散去。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传递信息或消息,并且使其逐渐散开或消散。

使用场景

  • 递散常用于描述信息、消息、谣言等的传播方式,以及逐渐散布或消散的过程。可以用于形容人们逐渐传递消息或信息,使其逐渐散开,或者指传闻逐渐传播开去。

故事起源

  • 递散的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国策·齐策四》。据说,当时齐国的大夫孟尝君向齐威王递交了一封重要的文书,文书中记载了一些敏感信息。为了保密,孟尝君将这封文书拆成了很多小片,然后逐个递送给齐威王的大臣。每个大臣只知道自己手中的那一片,不知道其他大臣所持有的内容。这样,即使有人试图窃取文书,也只能得到其中的一小部分信息,无法了解全部内容。最终,这些小片逐渐传递散去,使得文书的内容无法被泄露。

成语结构

  • 递散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递”和动词“散”组成。

例句

  • 1. 他们通过微信群递散了这个好消息。2. 这个谣言经过递散后,很快就被辟谣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递散的发音与“递三”进行联想,表示逐个递送或传递。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相关成语,如“递兴递废”、“递增”等,进一步扩大对递散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通过传纸条的方式递散了这个秘密。2. 初中生:这个谣言经过递散后,很快就被辟谣了。3. 高中生:这个新闻经过递散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信息通过社交媒体递散开去,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注意。

拆字解意

递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