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题参在词典中的解释
cān

题参

拼音tí cān

注音ㄊㄧˊ ㄘ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题叅 ”。1.上本参奏。犹弹劾。《天雨花》第六回:“明日传他到堂,把这案发与他审,若有丝毫差错,即便题参。”《清会典事例·户部二二四·蠲恤》:“该州县官不严行查禁,由督抚题叅,交部议处。”
    (2).谓以题本上奏。《红楼梦》第一○七回:“后又任 江西 粮道,题参回都,仍在工部行走,日夜不敢怠惰。”《清会典事例·通政使司·题本》:“﹝ 康熙 ﹞四年题准内外衙门清汉字黏连本章无贴黄者免叅,若已具汉字而无贴黄者,题叅。”

基本含义

  • 指引导、启发别人思考问题或解决困难。

详细解释

  • 题参源自《论语·子罕》:“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其中,“题”指引导,启发,“参”指参考,借鉴。成语“题参”意为通过引导和启发别人思考问题或解决困难。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教育、学习、引导思考等场景。可用于表达鼓励、启发他人思考的意思。

故事起源

  • 成语“题参”源自《论语·子罕》中的一段对话。孔子说:“如果我能够管理由国家,我可以处理好国家的税收,但我不知道如何处理国家的仁爱之道。”这句话意味着孔子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引导和启示,以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仁爱之道。后来,这个故事被引申为“题参”的成语,用来形容引导和启发他人思考问题或解决困难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属于四字成语。

例句

  • 1. 老师经常用例子来题参我们的思考。2. 他的问题很复杂,我们需要给他一些题参。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各种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就能够记住“题参”的意思。

延伸学习

  • 1. 可以学习更多的成语,了解其起源和用法,丰富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2. 可以阅读相关的故事、文化背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给我们题参,让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初中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老师会给我们一些题参,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高中生:老师的题参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和理解。

拆字解意

题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