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耳
拼音xióng ěr
注音ㄒㄩㄥˊ ㄦˇ
繁体
基本解释
(1).山名。在 河南省 宜阳县 。 秦岭 东段支脉。《书·禹贡》:“导 洛 自 熊耳 。” 孔 传:“在 宜阳 西。”《后汉书·刘盆子传》:“ 樊崇 乃将 盆子 及丞相 徐宣 以下三十餘人肉袒降……积兵甲 宜阳城 西,与 熊耳山 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 洛水 之北有 熊耳 ,双峦竞举,状同熊耳。在 宜阳 也。” 宋 陆游 《小出塞曲》:“明日受降处,甲齐 熊耳 高。”
(2).山名。在 湖南省 。《史记·封禅书》:“南伐至 召陵 ,登 熊耳山 以望 江汉 。” 司马贞 索隐引《荆州记》:“ 耒阳 、 益阳 二县东北有 熊耳 ,东西各一峯,状如熊耳,因以为名。”
基本含义
- 形容耳朵大而直立,像熊耳朵一样。
详细解释
- 熊耳是指人的耳朵大而直立,形状像熊的耳朵一样。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耳朵形状特殊,与普通人的耳朵不同。
使用场景
- 熊耳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耳朵形状与众不同,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耳朵非常大。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用在夸奖或者调侃的语境中。
故事起源
- 熊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名叫熊耳子,他的耳朵非常大而直立,形状像熊耳朵一样。因此,人们就用“熊耳”来形容这种特殊的耳朵形状。
成语结构
- 熊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熊”和“耳”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耳朵真是熊耳,好像两只熊在他头上。2. 那个小孩的耳朵像熊耳一样大,非常可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耳朵非常大,像两只熊的耳朵一样立在头上,这样就能记住成语的意思和形象。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体特征的成语,比如“龙眼”、“鹰钩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小明有一对熊耳朵,老师说他像小熊一样可爱。2. 小学生:我班上有个同学的耳朵像熊耳一样大,大家都喜欢叫他熊耳朵。3. 初中生:他的耳朵像熊耳一样大,每次听到老师的表扬都会红透耳根。4. 高中生:她的耳朵像熊耳一样大,但这并不影响她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讲家。5. 大学生:他的耳朵形状非常特别,像熊耳一样,给他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