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目
拼音máo mù
注音ㄇㄠˊ ㄇ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1).指裘皮的毛与网的眼。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操纲领以整毛目,握道数以御众才。”《南齐书·高逸传·顾欢》:“臣闻举网提纲,振裘持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
(2).细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上篇以上,纲领明矣……下篇以下,毛目显矣。”《南史·顾宪之传》:“举其纲领,略其毛目。”
基本含义
- 形容眼睛视力模糊,看不清楚。
详细解释
- 毛目是指眼睛看东西模糊不清,就像看到的只是一团模糊的毛一样,无法分辨清楚细节。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视力不好的人,也可以用来比喻对事物看不透、认识不清楚。
故事起源
- 毛目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里的“毛目”指的是看不清楚的眼睛。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眼睛毛目,看不清楚远处的东西。2.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毛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眼睛上长满了毛发的形象,来记忆“毛目”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目不识丁”、“目不暇接”等,来扩展对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的眼睛近视很厉害,她经常说自己是个毛目。2. 初中生:老师讲的数学题太难了,我都看不懂,真是个毛目。3. 高中生: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很模糊,可以说是个毛目。4. 大学生: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奥,我读了几遍还是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