阏氏
拼音yān zhī
注音ㄧㄢ ㄓ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阏氏 yān zhī
[formal wife of the chieftain of Xiongnu in the Han Dynasty] 汉时匈奴单于之正妻的称号
详细解释
(1). 汉 代 匈奴 单于、诸王妻的统称。《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匈奴 骑围上,上乃使人厚遗閼氏。” 张守节 正义:“閼,於连反,又音燕。氏音支。单于嫡妻号,若皇后。”《汉书·匈奴传下》:“ 乌珠留单于 立,以第二閼氏子 乐 为左贤王,以第五閼氏子 舆 为右贤王。”《汉书·匈奴传下》:“ 乌累单于 咸 立……以弟 屠耆 閼氏子 卢浑 为右贤王。”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世间那有如此女人,若得他做閼氏,我愿足矣。”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 呼韩邪 :‘要娶 汉 家的公主作为我们的阏氏,这是不能更改的。’”
(2).借指其他少数民族君主之妻妾。 宋 岳飞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诗:“马践閼氏血,旗梟可汗头。” 清 徐兰 《赤陵姐琵琶歌》:“羽林年少为余言,亲见閼氏阵前仆。”
(3). 汉 时县名。《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閼氏 ,以 代 太尉 汉王 三年降,为 鴈门 守,以特将平 代 反寇,侯,千户。” 司马贞 索隐:“ 閼氏 ,县名,属 安定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閼氏 节侯 冯解散 。”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二》:“ 赵氏 东潜 曰:‘《史》《汉》表之 閼氏 ,《索隐》以为在 安定 ,盖即《地理志》 安定郡 之 乌氏县 也…… 全氏 以 小司马 为非,未之审耳。’ 赵 云‘ 閼氏 即 乌氏 ’是也,云‘篆文乌於相似,后人又加门’,则非也。乌之为閼,乃声之通,非字之误。”
(4).山名。在 甘肃省 山丹县 。《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一·伊州歌》:“ 閼氏山 上春光少,相府庭边驛使稀。”
基本含义
- 指事情没有发展、没有进展,停滞不前。
详细解释
- 阏氏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阏”是指阻塞、阻碍,而“氏”则是指事物的发展、进展。阏氏合在一起表示事情没有发展、没有进展,停滞不前的状态。
使用场景
- 阏氏常用于形容工作、学业、计划等没有进展、停滞不前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进步缓慢、事情的发展没有突破等情况。
故事起源
- 阏氏一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当时,鲁国的公子重耳为了逃避国内的纷争,前往齐国寻求庇护。然而,他在齐国被囚禁了十九年,始终无法重回鲁国。这段时间内,鲁国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无法取得进展。因此,人们用“阏氏”来形容事物没有发展、停滞不前的情况。
成语结构
- 阏氏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阏”是形容词,表示阻塞、阻碍的意思;“氏”是名词,表示事物的发展、进展。
例句
- 1. 这个项目已经陷入了阏氏,没有任何进展。2. 他的学业一直处于阏氏状态,没有取得突破。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阏氏”与“阻塞”、“停滞不前”等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道路被障碍物堵住,无法前进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僵持不下”、“一筹莫展”等,来扩展对阏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作业一直处于阏氏状态,不知道该怎么写。2. 初中生:我对数学一直感到阏氏,不知道怎么提高成绩。3. 高中生:我的计划陷入了阏氏,无法按时完成。4. 大学生:我对未来感到阏氏,不知道找工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