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泛纳在词典中的解释
fàn

泛纳

拼音fàn nà

注音ㄈㄢˋ ㄣ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宽容。《北史·儒林传上·张伟》:“儒谨汎纳,虽有顽固,问至数十, 伟 告喻殷勤,曾无愠色。”

基本含义

  • 广泛接纳,包容

详细解释

  • 泛指广泛,普遍;纳指接纳,容纳。泛纳表示广泛接纳,包容他人的意思。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一个人的胸怀宽广,能够容纳众多的事物和人。

使用场景

  • 泛纳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胸怀宽广,能够包容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在团队合作、人际关系等方面,泛纳也可以用来表示一个人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

故事起源

  • 泛纳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年》。当时,晋国有位官员叫做赵简子,他非常聪明能干,被襄公称赞为“泛纳之才”。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引用,成为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泛纳

例句

  • 1. 他是一个泛纳之人,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2. 我们应该学会泛纳,不要排斥不同的观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泛纳”视为一个宽大的容器,容纳着各种不同的事物和人。可以想象一个大海,它广阔无垠,能够容纳大江大河和小溪小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包容万象”、“广纳天下英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泛纳,不要排斥其他同学。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学会泛纳,听取同学们的意见。3. 高中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泛纳不同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4. 大学生:大学是一个泛纳的地方,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思想和文化。5. 成年人:在职场上,我们要学会泛纳,与不同的人合作共事。

拆字解意

泛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