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瘪三在词典中的解释
biēsān

瘪三

拼音biē sān

注音ㄅㄧㄝ ㄙ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 瘪三 biēsān
    [wretched-looking tramp who lives by begging or stealing] 〈方〉∶指城市中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游民,他们通常是很瘦的,穿得破破烂烂

反义词

  • 大亨

英文翻译

  • 1.[方] a wretched-looking tramp who lives by begging or stealing

详细解释

  • 上海 人称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城市游民。他们通常是极瘦的。 鲁迅 《且介亭杂文集·说面子》:“不是有一个笑话么?……有一个专爱夸耀的小瘪三,一天高兴的告诉别人道:‘四大人和我讲过话了。’人问他:‘说什么呢?’答道:‘我站在他门口,四大人出来了,对我说,“滚开去!”’”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上海 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 上海 解放以后, 朱延年 穷得像个小瘪三,到处伸手借点钱吃喝,生活一天比一天艰难。”

基本含义

  • 瘪三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愚笨、无能或缺乏才华。

详细解释

  • 瘪三源自方言,最早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瘪三指的是一个人的智力、才能或能力都非常低下,常常做出愚蠢的行为或言论。这个词语常用来讽刺、嘲笑或贬低某人的智商和能力。

使用场景

  • 瘪三这个词语通常在口语中使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愚笨或无能。它可以用于朋友之间的玩笑或讽刺,但要注意避免使用在正式场合或对陌生人的评价上。

故事起源

  • 瘪三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确切的故事,它是根据方言中的俚语演变而来的。由于其形象生动且易于理解,因此逐渐流传开来。

成语结构

  • 瘪三由两个词组成,瘪和三。瘪的意思是“凹陷”或“缩小”,三是数字“3”的音译。结合起来,瘪三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智力或能力的低下。

例句

  • 1. 这个学生考试成绩一直很差,真是个瘪三。2. 他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回答,真是个瘪三。

记忆技巧

  • 要记住瘪三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脑袋被瘪压成了数字“3”的形状,表示他的智力非常低下。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有趣的成语和它们的故事。了解成语的起源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数学题老是算错,真是个瘪三。2. 初中生:他上课总是不专心听讲,成绩越来越差,真是个瘪三。3. 高中生:他参加的各种比赛都没有进过前几名,真是个瘪三。4. 大学生:他的论文写得一塌糊涂,真是个瘪三。5. 成年人:他连这么简单的操作都不会,真是个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