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骇
拼音fēng hài
注音ㄈㄥ ㄏ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蜂起。《文选·陆机<辨亡论上>》:“皇纲弛紊,王室遂卑,於是羣雄蜂骇,义兵四合。” 李善 注:“《广雅》曰:骇,起也。” 唐 陈子昂 《谏雅州讨生羌书》:“今且无罪受戮,其怨必甚;怨甚惧诛,必蜂骇 西山 。”
基本含义
- 形容惊恐得像被蜜蜂蜇了一样。
详细解释
- 蜂骇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人惊恐得像被蜜蜂蜇了一样。蜂骇意味着极度的恐惧和惊吓,让人感到不安和恐慌。
使用场景
- 蜂骇常用于形容遇到突发事件或恐怖场景时的惊恐状态,也可用于形容对某个消息或情况的惊讶和震惊。
故事起源
- 蜂骇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位诗人杨万里。在杨万里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他写道:“蜂骇猿惊两不知”,形容了蜜蜂的蜇和猿猴的惊恐。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蜂骇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蜂”,表示蜜蜂;第二个字是“骇”,表示惊恐。
例句
- 1. 他听到突然的巨响后,脸色煞白,整个人蜂骇不已。2. 她看到那个恐怖的画面后,吓得蜂骇失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被蜜蜂蜇到时的惊恐状态,将这种感觉与蜂骇这个成语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惊恐和恐惧相关的成语,如“惊慌失措”、“骇人听闻”等,可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那只大蜘蛛时,吓得蜂骇不已。2. 初中生:听到爆炸声时,人们蜂骇地四散奔逃。3. 高中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们蜂骇失声,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