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缊
拼音táo wēn
注音ㄊㄠˊ ㄨㄣ
繁体
基本解释
谓收敛掩藏。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凤翳灵条,龙窜秘泉。收逋匿耀,洪略陶緼。”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气质高尚纯洁,不受外界诱惑或腐化的影响。
详细解释
- 陶缊是由陶,指陶瓷,比喻品质纯洁;缊,指缕,比喻细小的纤维。陶缊合起来形容人的气质高尚纯洁,如同陶瓷一样不受外界诱惑或腐化的影响。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质高尚,不受外界诱惑或腐化的影响。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纯洁,不受世俗之累的影响。
故事起源
- 陶缊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原文是“陶缊,言其至也。”并没有详细的故事起源。但从字面上来看,陶缊的起源可以推测为古代制作陶瓷的工匠们,他们在制作陶瓷时需要保持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质,以制作出精美的陶瓷作品。
成语结构
- 陶缊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她的品质如同陶缊一般,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的态度。2. 他的心灵如同陶缊一般,不受世俗之累的影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陶缊与陶瓷联系起来,想象陶瓷的纯洁与高尚,从而记忆陶缊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高尚纯洁相关的成语,如“玉洁冰清”、“高尚情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品质就像陶缊一样纯洁,从不做欺骗的事情。2. 初中生:他的心灵如同陶缊一般高尚,对待每个人都真诚友善。3. 高中生:她的艺术品味如同陶缊一样纯洁,总是欣赏那些有内涵的作品。4. 大学生:他的学术研究一直保持着陶缊的态度,不受外界的影响。5. 成年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保持陶缊的品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