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节朔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éshuò

节朔

拼音jié shuò

注音ㄐㄧㄝ ˊ ㄕ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节日和朔日。亦泛指节日。 唐 无名氏 《冥音录》:“﹝长女﹞每至节朔,輒举觴酹地,哀咽流涕。” 宋 叶适 《沉仲一墓志铭》:“吾赖 仲一 ,常兄事之,然每节朔,束带相看,啜茗径去矣。”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逢个节朔,遇个冬年,拿着这一盏儿茶钱,告哥哥可怜见!”

基本含义

  • 指季节的交替和变化。

详细解释

  • 节,指季节;朔,指阴历月初一。成语“节朔”形容季节的交替和变化,意味着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更迭。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流逝,也可以用于比喻事物的更迭和变化。

故事起源

  • 成语“节朔”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二年》中,原文为:“春节朔,秋逐朔。”意为春季的节气是立春,秋季的节气是立秋。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描述季节变化和时间流逝的词语。

成语结构

  • 节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春节朔,冷风瑟瑟,寒意渐浓。2. 秋天的节朔,树叶渐渐变黄,天气渐渐凉爽。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节朔”与季节和时间联系起来,想象春天的节气立春和秋天的节气立秋,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季节和时间相关的成语,例如“寒来暑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加深对时间流转和季节变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的节朔,天气越来越暖和了。2. 初中生:秋天的节朔,树叶开始变黄了,天气也凉爽起来。3. 高中生: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到了冬天的节朔。4. 大学生:大学四年的节朔,见证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节朔”这个成语。

拆字解意

节朔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