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五长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áng

五长

拼音wǔ cháng

注音ㄨˇ ㄔ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五国诸侯之长。《书·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长。” 孔 传:“至海诸侯,五国立贤者一人为方伯,谓之五长,以相统治,以奬帝室。”
    (2).古代守城的小吏。《墨子·迎敌祠》:“五步有五长,十步有什长,百步有百长。”
    (3).一伍之长。古代户籍以五户为伍,一人为伍长。五,同“ 伍 ”。《汉书·韩延寿传》:“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姦人。” 颜师古 注:“正,今之乡正里正也。五长,同伍之中,置一人为长也。”参见“ 伍长 ”。
    五种优点、长处。 宋 苏轼 《求婚启》:“伏承令女第二小娘子,庆闈擢秀,岂独 卫公 之五长。”按,此指 晋 卫瓘 女“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见《晋书·后妃传上·惠贾皇后》。

基本含义

  • 指学识渊博、才能出众、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声誉卓著的人。

详细解释

  • 五长是指五种优秀的品质,包括学识渊博、才能出众、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声誉卓著。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具备多方面的优秀品质,是对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高度赞扬。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学术、艺术、品德、行为等方面都非常出色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体或组织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书·高祖纪》中,记载了唐朝初年,当时唐高祖李渊对他的三个儿子进行考核,最后选定了李世民为继承人。李渊对李世民的评价是:“世民五长六短,长者为之。”这个评价中的“五长”就是指学识渊博、才能出众、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声誉卓著。

成语结构

  • 五长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是学校的五长之一,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社交能力都很出色。2. 这个团队五长齐备,所以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五长”与“五种优秀品质”进行联系,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优秀品质相关的成语,如“五福临门”、“五谷丰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五长之一,他既聪明又有礼貌。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五长,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3. 高中生:他在学校里是五长中的学识渊博者,经常帮助其他同学解答问题。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努力追求五长,不仅要学术出色,还要注重品德的培养。5. 成年人:他在工作中展现出五长的优秀品质,深受同事和上司的赞赏。

拆字解意

五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