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鲠谔在词典中的解释
gěngè

鲠谔

拼音gěng è

注音ㄍㄥˇ 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刚直敢言。《新唐书·岑文本虞世南等传赞》:“ 文本 才猷, 世南 鯁諤。”

基本含义

  • 指言辞犀利,意味深长。

详细解释

  • 鲠谔是由“鲠”和“谔”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鲠指鱼骨卡住喉咙,喻指事情的关键所在;谔指言辞直截了当,意味深长。鲠谔合在一起,形容言辞犀利,深入要害。

使用场景

  • 鲠谔多用于形容言辞犀利、深入要害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辩论时的锋芒毕露,演讲时的精辟观点,或者文章中的深刻见解。

故事起源

  • 鲠谔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平津侯列传》中。当时,刘邦派遣平津侯吕臣去劝降项羽,吕臣以鲠谔形容自己的辞令:“谔谔谏猛将,鲠鲠战胜敌。”意思是言辞犀利,能够击败敌人。后来,鲠谔逐渐成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言辞犀利,意味深长。

成语结构

  • 鲠谔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例句

  • 1. 他的演讲真是鲠谔,让人深受启发。2. 这篇文章的观点非常鲠谔,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鲠谔”与“言辞犀利,意味深长”这个含义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用鱼骨卡住喉咙,表示言辞犀利,深入要害。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言辞的成语,例如“锋芒毕露”、“妙语连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解释真是鲠谔,让我一下子明白了。2. 初中生:他的辩论观点真是鲠谔,让我佩服不已。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论证真是鲠谔,让我深受启发。4. 大学生:他的演讲真是鲠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拆字解意

鲠谔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