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自刭在词典中的解释
jǐng

自刭

拼音zì jǐng

注音ㄗㄧˋ ㄐㄧ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自刭 zìjǐng
    [sever the neck by oneself] 刎颈自杀
    几自刭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详细解释

  • (1).用刀自割其颈;自杀。《左传·定公十四年》:“﹝臣﹞不敢逃刑,敢归死,遂自剄也。”《史记·田儋列传》:“﹝ 田横 ﹞遂自剄,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 高帝 。”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子若弃我,当自剄以就死。”
    (2).亲自杀人。《左传·哀公十三年》:“ 吴 人告败於王,王恶其闻也,自剄七人於幕下。”

基本含义

  • 自刎,自杀。

详细解释

  • 自刭是指自己用刀剑割喉而自杀。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绝望或遭遇困境而选择自杀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自刭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文学作品或口语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无法承受的痛苦或困境时,选择了自我毁灭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自刭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楚国贵族屈原的故事。据传,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后来由于政治斗争失败和国家的沦陷,他感到绝望和无法接受现实,于是选择了自刭而死。他的死成为了后来“自刭”的象征。

成语结构

  • 自刭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自”和“刭”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自”表示自己,而“刭”则表示割喉的意思。

例句

  • 1. 他在失去亲人后陷入了绝望,最终选择了自刭。2. 面对失败和困境,他决定不自刭而努力寻找解决办法。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自刭”的方法可以是将“自刭”这个词语与其含义联系起来。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绝望的情况下,拿起刀剑割喉自杀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关于屈原和楚国的故事。这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听说有人自刭了,觉得很可怕。2. 初中生:在小说中,主人公为了不被敌人俘虏,选择了自刭。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因为失败和绝望而自刭,他们的故事很悲壮。以上是关于成语“自刭”的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

拆字解意

自刭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