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情
拼音yōng qíng
注音ㄩㄥ ㄑ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犹俗虑,常人的心志。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将通人之远旨,非庸情之所见。” 明 吴承恩 《淮郡文献志后序》:“嗟乎,自有宇宙即有此邦,几世几人,凡庸眼所熟,庸情所营者,烟霞尽矣。”
基本含义
- 庸俗的情感或态度。
详细解释
- 庸情指的是人的情感或态度庸俗、低劣、没有情趣。它强调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不高尚、不追求卓越,缺乏真正的情趣和品味。
使用场景
- 庸情常用于批评那些追求低俗、庸俗、没有品味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言语或品味等方面,表示其缺乏高尚的情感和品味。
故事起源
- 《庸情》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要政治家,他在《李斯列传》中写道:“庸情人之所以庸,非莫有所长也,所以庸者,心之情也。”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之所以庸俗,不是因为他没有才能,而是因为他的内心情感低俗。
成语结构
- 庸情由两个字组成,庸和情。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充满了庸情,缺乏品味。2. 这部电影只追求低俗的效果,完全是庸情之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庸情”与庸俗、低俗等词语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其含义。另外,可以将庸情与缺乏高尚情感和品味的人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庸情相关的成语,如“庸人自扰”、“庸庸碌碌”等,进一步丰富对庸情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水平很庸情,一点都不好看。2. 初中生:这本小说情节很庸情,毫无新意。3. 高中生:他的音乐品味很庸情,只喜欢流行歌曲。4. 大学生:这部电影充满了低俗庸情,完全没有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