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方言>福州俗语

福州俗语

收录日期:2025-08-07 16:31:21  热度:7℃

十八岁见二十四代。(不懂又乱说)

棺材料做牙签。(大材小用)

贼去了关门。(亡羊补牢的意思)

安眠药落腹。(吃了定心丸)

鼓楼前拾柴配。(喻好友关系)

没水泅九铺。(一铺十华里,喻人机灵,办法多)

斧头打凿凿打柴。(一级给一级下任务,施压力)

过桥扔拐,船过水没痕。(忘恩负义)

企(站)高高山看凡间北子落难。(袖手旁观,见死不救,见难不帮)

乌犬偷吃白犬当罪。(喻替死鬼)

头发青甲(相处)到头发白。(夫妻白头到老)

有嘴讲别人,没嘴讲自家。(对己宽对人严)

鸭牳跟凤去飞。(喻不自量力,无自知之明)

养鼠咬布袋。(吃里爬外)

衔饭等配(菜)。(喻资金短缺,等着钱用)

开饭店怕大吃饭。(这种怕没理由,多余)

故(还)克(挤)中亭街。(最挤的地方)

水口差到闽安镇。(一在上游,一在下游,相距太远了)

鼓山尾凉风。(喻心宽,无后顾之忧)

盐瓮自生虫。(内部出奸细)

骑马连具(拄)杖。(太小心,胆子过小)

做马夫挨打,做大王又挨打。(左右为难)

江中不去讨,碗里相争吃。(喻不向外发展而在家里或内部争待遇、利益)

吃大猪料,叫猪囝声。(拿很高的待遇,只能做很少的事)

三十六扛箱拣了笔墨纸砚。(运气欠佳,拣来拣去拣个最差的)

肖蛇多心思。(善愁多感或心眼多)

曹操多疑。(喻疑心重的人)

程咬金三下斧。(做事没后劲)

去洪塘卖篦梳。(洪塘是产篦梳的地方)

和尚寺借篦梳。(和尚光头哪会备篦梳)

羊死目伓克。(不闭,喻不甘心)

一时韭菜一时葱。(变化多端)

上半瞑(夜)肖鸡,下半瞑(夜)肖鸭。(反复无常)

下界爷爬横头桌。(小人一时得志)

府里又误县里又误。(两头的事都没做好)

又浅又拍浅。(溢出,喻越穷越易遭损失)

犬囝抱过门限也要钱。(意即什么都讲钱)

犬藉虎威。(藉势欺人)

刘伯温寻没主。(找不到主顾)

没见严嵩先见严年。(要见官就要先见管家或秘书)

大王补库,弟子出钱。(官府做事殃及百姓)

有天没曰头。(太冤枉,太不合理)

手指做门闩。(不顶用或没办法而为之)

有锣有鼓有得对。(兴趣相同,意气相投好做事)

刣死鸡救活鸡。(放弃没希望的去救有希望的)

见了先生就看命。(不管有用无用都去问,都去做)

打落身(人工流产)以为做喜事。(把坏事当好事看)

到你做岁(除夕)天没月。(做事落人之后总做不成)

这篇有关于福州俗语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猜你喜欢

  • 经典常用安阳方言

    经典常用安阳方言1、这儿真屙囊。”2、老板儿,志2斤麻烫不杂。”3、明儿早起有小颗影儿。”4、老板儿,五毛类饼,五毛类菜,少放血。”5、刻碑呀,我代家类。”6、才捣咹也大碗儿饺的&

  • 河南方言版

    孩他娘你慢点走。小心俺家门口挪个狗。孩他娘你绷住嘴。小心我的嘴里会流水。孩他娘你跟我飞。穿过郑州去看黄河水。孩他娘来蹦个迪。招呼好脚下里西瓜皮。咱两口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跃那黄河永不吹。结婚纪念日。咱俩干一杯。你晚上为啥不想回家睡。咱两口缠缠

  • 保定土人地写真

    记周小滴时候儿,常在胡同里跑周玩儿,和小兄弟们玩洋片儿,叠元宝,玩大鼻子。回忆起过去的保定,我地心里真滴很田。记着过去老上大悲犒那介去完儿,奶奶领着我去北关小树林儿,我怀念那曾经我看来高高滴大鹿滑梯一,怀念内红绿滴花草,现在北关树林没咧一半

  • 豫剧念白

    有一次开联欢会,轮到讲方言这个节目,黄教授被逼无奈,来了一段豫剧念白:杨宗宝掏出那个雕,那个雕,那个雕翎箭,正中穆桂英那个鼻,那个鼻,那个鼻梁骨。这篇有关于豫剧念白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 老外在唐山

    有个老外到唐山去旅游,住在当地一户农家里,早上起来,看见院子里有只猫,就逗猫玩,这时候这户人家的老太太出来了,就说:鼓捣猫呢?老外还以为是问早上好,于是就回了一句"Good morning!"到了晚上,老太太又看见这老外

  • 河南固始方言

    俏巴——好,多指事物,用指人时,则指男孩、男青年:用指女青年或是玩笑场合打趣,或是背后指:不可用指老人,那样有轻佻、不尊重之意,词尾可以叠用,称赞曰:俏巴巴”,两字也可以同时叠用,称赞曰::俏俏巴巴&rd

  • 猴子给吐了

    动物园哩来哩个猴武儿,长哩可脏哩,投一天我看器俩,我一下奏给土俩;第二天你也看器俩,老天哪,能个猴武儿给土俩,你回来啥话也没说,奏跳楼俩!!!译:动物园里来了个猴子,长的特别难看,第一天我去看,我一下就吐了;第二天你也去看,天啊,那个猴子给

  • 河南人唱歌

    北京人教河南人唱歌:太阳啊,我伟大的母亲,你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还没唱完,河南人就说北京人:你累不累啊,看我们是怎么唱的。”河南人接下来唱到:日头啊!俺里娘,你见天从东边日溜上去,从西边突路下来,你使里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