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大嫂履行了与老段的诺言

大嫂履行了与老段的诺言

收录日期:2025-08-07 23:14:08  热度:10℃

大哥死后,大嫂改变了以前的温柔、怕事的个性,在一段时间内天天以泪洗面,天天拿自己的娘当出气筒,不管娘做什么事,都难满她的意,动不动就说:“是你吃掉了我的丈夫,让我年纪轻轻的就守寡,让我的两个孩子失去了父亲,你死了,我绝对不流一滴眼泪。”

一些好心的媒人也不敢上门说媒,因为有“母老虎”在家,已经吃掉了一个好女婿,谁敢再送上一条鲜活的生命让“母老虎”吃掉?再者,大嫂拖着两个女孩,她已经做了绝育手术,无论是出嫁,还是招女婿上门,人家得郑重考虑:进门得将两个女孩养大成人,还要送老人入土。如果是没有结婚的男子,想娶做了节育手术的女人生孩子,那是不可能的事。

半年之后,大嫂的娘病倒了,没有将娘病倒的消息告诉两个姐姐和妹妹,每天只在吃饭时送去一碗饭,吃不吃可不管了,有时问上一句:“如果不想死的话,想治病,就告诉你死去的女婿一声,求他送你去治病。”

大嫂的姐姐和妹妹终于得知娘患病的消息,回娘家探望老娘,姐妹仨一见娘的面,大吃一惊,没有想到半年不见,老娘变成了另一幅模样,快要认不出来了,当她们提出要送老娘去医院治病,谁知遭到老娘的拒绝,说是人总有一死,只是时间的问题,就算治好了,她活在世上成了女儿,外孙女的仇人,活着没有意义,不如早点去见阎王爷,也是一种解脱。

就在当天晚上,大嫂的娘突然撒手西归了,大嫂真的没有流过一点眼泪。

四年之后,有位刘安的姓王、名国文年轻人来到大嫂所在的村送礼,凑巧大嫂也去这家送礼,经人介绍认识了王国文。

没过几天,大嫂将王国文领到我家,让我们兄弟认识一下,给她把把关,我们见到王国文,第一感觉很不错。我从他的口中他比大嫂小五岁,而且是未婚,估计大嫂与王国文的婚事难成。

王国文回刘安了,说是回去准备聘礼的事,谁知这一回去就没有再来。

又过了三年,一位姓段的木工师傅,来大嫂所在的村子干活,有心人有目的打听段师傅家庭情况,段师傅说自己如今是光棍一人,二十年前就与妻子离婚了,带着不满五岁的女儿生活在一起,为了可爱的女儿不受后娘的歧视,没有再娶,如今女儿出嫁了,他一人在家闲得无聊,走出家门游走四方,有人请他干活就干,挣点钱。没有活干,就算不花钱免费旅游。

有人试探段师傅,问他想不想找个老伴安度晚年,他笑道:“我是名符其实的光棍,身上没有钱,只有手艺,有谁愿意嫁给我穷光蛋的光棍。就算我做上门女婿的话,总得给人家一点见面礼吧。”

凑巧大嫂家邀请木匠师傅来家做木工活,段师傅经人介绍,主动上大嫂的门找活干,段师傅说工钱随主人给,大嫂同意请段师傅干活。

段师傅在大嫂家干了十天活,大嫂对段师傅的人有好感,因为他善于交谈,干活虽然不快,可他早晨起得很早,晚上还乐意加班,工钱收的很便宜,活儿也干得漂亮。

大嫂上了我家的门,主动介绍段师傅来我家干活,我留意询问段师傅的基本情况,大嫂也向我做了介绍,我当然知道大嫂的用意,答应请段师傅来我家干活。

段师傅干完了大嫂家的活,就带上工具上了我家的门,我和妻子主动给段师傅和大嫂牵线搭桥,段师傅同意上门做女婿,这解决了他女儿的后顾之忧,这对我们兄弟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不为大嫂和两个侄女操心了。

因段师傅的活儿干得好,工钱收的便宜,天天给主人家赶活儿,找他干活的人很多,所以他在我们村住了半年多,后来被邻村强行请走了。

段师傅和大嫂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思考,大嫂同意招段师傅做上门女婿,段师傅也同意。两人领证了,但没有举行婚礼。

大嫂和段师傅两人都是结第二次婚,段师傅就在结婚的当天晚上,告诉我的大嫂:“我只有手艺,身上没钱,穷光蛋一个,是你收留了我段某人,给了我一个家。我会把你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抚养,我要好好珍惜你给我感情。”

我们管段师傅叫段哥,也把他当成我们的大哥,他也把我们当成他的弟弟,主要是他特别关心、喜疼爱我的两个侄女,让她俩重新找回了父爱。

一转眼,大侄女长大了,出嫁时,段哥风风光光将她嫁了出去,嫁妆可不少。

小女儿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段师傅征求小女儿的意见,问她愿不愿招女婿进门,她同意了。

小女儿结婚时,段哥也为她置办了嫁妆,跟她的大姐一样多。

两个女儿都成家了,大嫂和段哥没有与小女儿住在一起,在小女儿家不到150米的地方盖了两间屋子,白天,只要段哥没有出门干活,就在小女儿家玩,吃饭时还是回家吃。

大嫂说:“如果你先去阎王爷报到,我不会外改嫁他人,你也别想丢下我,不出半年,我会去找你做鬼夫妻。”

2011年农历九月的一天晚上,段哥突发心肌梗塞,在送往县医院的路上就断气了。

段哥走了,大嫂没有回去跟女儿团聚,她说她要留在老段亲手盖的房子,如果哪一天,老段的灵魂回家了,见家里没有人,他会伤心的。小女儿和女婿拿她没有办法,让她住在老屋。

段哥走后不到半年,一天大嫂去一家亲戚喝喜酒,回到小女儿家,没有提出回去,就留在小女儿家,小女儿家住的是楼房。

大嫂住楼下,小女儿夫妻俩和两个孩子住在楼上,半夜时分,小女儿起床上卫生间时,听到自己的娘的哼声,急忙叫醒丈夫起床,去娘的房间。

夫妻俩来到娘的床前,只见娘坐在床沿上,双手撑着床前的木柜边沿上,大汗淋漓,口中有大量的唾液向外流。小女儿一见,惊呆了;“妈妈,您怎么啦?”

小女婿掏出手机,给家在两里之外的姨夫打电话,电话接通后,焦急地说:“我告诉你们坏消息,娘不行了,你们快来吧。”

接着,小女婿给120急救中心打电话。

大嫂说话含糊不清,小女儿和女婿听不明白,要娘躺下,没有同意。

大嫂的大女婿夫妇与救护车同时赶到,她被送上车,十几分钟就进了急救室,人已经断气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嫂的堂弟首先上了我家的门,告诉我:“你的大嫂昨晚突发疾病,送到县医院急救室,人就断气了。”

“段哥和大嫂相差不到半年,相继病逝,可能是段哥请大嫂去的。大嫂有可能怕段哥寂寞,记者去与段哥团聚。”

“你别瞎说!段哥不会干那样的事。”妻子说。

“难道你没有发现大嫂自从段哥死后,她成天眼角流泪,人发呆,没有一点生气,这说明她十分想去见段哥。段哥和大嫂的感情非常好,走了一个,另一个也会急着去,这是因为活着的一个没有求生的欲望。”

当我们兄弟去看望大嫂时,她的两个女儿告诉我们:她们的娘曾经说过,老段死后,不出半年,就要去给老段作伴。昨天在车上,娘还在含糊不清地说,虽然听不懂说的什么话,估计是,她要去老段作伴。

我的大哥是因为受不了丈母娘的气,丢下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女儿跳水自杀了,大嫂为他守了七年寡,对得起我的大哥。段哥跟大嫂作了20余年的夫妻,是因为夫妻恩爱,大嫂怕段哥死后寂寞,就急着去给大哥作伴,最主要是履行生前定下的生死诺言。

猜你喜欢

  • 不要怀疑信念的力量

    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已经不再是犯错而是你的选择参加一个活动,遇到研究国学的中学校友。他对我说:“县城里读书的人少,很多人说他是书呆子。”我说:“这很正常,读书人在不读书的人眼里就是书呆子。问题是,你是想顺从大家的价值观变成一个不读书的人,

  • 可怕的巨人

    有个村子里,人们的生活原本充满了快乐,直到有一天,一个陌生的巨人向村里走来。他越走越近,人们都害怕极了,纷纷躲进家中。巨人走进了村子,所有的房子都只有他一半高。人们从门缝里往外看,不敢发出声音来。突然,一个小女孩打开家门,向那巨人走去。家人

  • 诸葛亮给儿子上的十堂课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地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

  • 看云,人生的另一个地点

    少年时有一方草垛,中年时有一扇窗子,老年时有一条长椅。看云,最宜。树,一排排退至坡顶,依然繁茂。路,修好了,成为一小段一小段的规则。河,是这个城市的内河,人工的,细小,无流向,微澜,无起落。石,连为整体,任裸脚在这里走动,顶托五彩的闲适。亭

  • 什么时候都不能说人生不过如此

    良好的心态将使一切事情变得简单如果诺言没有兑现,迟早有一天,灵魂会找上门来。有朋友问:“你怎么看自己现在的状态??”我说,我没有想过自己是否抵达了少年时代的梦想之境,我只是感觉,生命中所有的线索都有了着落。最佩服张之洞的“三不争”:一不与俗

  • 我喜欢那个慢慢攀爬的上弦月

    人生何必要过分追求完美呢?美妙的路,不必一走到底。没有缺點,过于完美,反而会令人感到不亲近、不真实,难以产生美感和共鸣。就像写小说,如果你把一个人设计得一点儿缺点都没有,完美无瑕,过于“高大全”,就会有脸谱化的嫌疑,一点儿都不真实,那样的作

  • 餐馆上菜时跌倒怎么办

    餐馆老板口试员工的问题:如果捧餐时手上托盘不稳,又救之不及,应怎么办?大部分人答不出。救之不及时,唯有由得托盘掉下来,还能怎么办?不!标准答案是:用最后一点力量,使托盘掉向远离客人的地方。如果周围都有客人,则倒向大人,远离小孩;倒向男人,远

  • 蛛网铜墙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当他们意识到误入了敌人包围圈的时候,已经别无选择。双方一交火,这个班的士兵瞬间就被冲散了。年轻人拼命地奔跑,身后是穷追不舍的敌兵。他跑到一个山洞旁,再也没有一点力气了。他心里清楚,进洞躲藏也是死路一條,但求生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