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赫鲁晓夫的细腻

赫鲁晓夫的细腻

收录日期:2025-08-07 22:03:18  热度:9℃

赫鲁晓夫此公,被世人评价为“头顶最秃,胆子最大”。他行事喜欢大刀阔斧,线条常常有些粗疏。但在《赫鲁晓夫回忆录》的第三十六章,我却读到了两个字:细腻。

先说年轻的苏联钢琴家阿什克纳济。他演奏出色,得过大奖。他老婆是个英国人,不肯去苏联,但他们夫妻关系很好,还有了孩子。于是,阿什克纳济来到伦敦的苏联大使馆,问怎么办。赫鲁晓夫听到下属汇报后,明确提出:“我们给他发放一个护照吧,期限他想要多久就多久。有了这个护照,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回苏联。这是唯一明智的做法。如果我们强行要他回国,他大概就不回来了。他并不反苏,可是我们却硬要人为地把他变成一个反苏的人,因为如果他不服从我们的意愿,那就会将自己与苏联政府对立起来。马上就会有评论家和解释者煽动他的反苏情绪,我们干吗要逼出这样的人呢?如果他住在伦敦,常常回来开音乐会,那又能出什么事呢?他是一位音乐家,自由职业者,他仍将在自己祖国的音乐会上演出,始终是苏联的公民。”

这样做真是一举两得:既保全了阿什克纳济的清白名声,又维护了其家庭——赫鲁晓夫退休3年后,仍在为自己当年的决定感到自豪。每逢阿什克纳济到莫斯科演出,他就打开收音机,凝神聆听。他此时的欣慰心情,可以想见。

还有一例,是著名钢琴家里希特。文化部长福尔采娃报告说,有关部门反对里希特出国,因为其母亲住在西德,出去后可能就不回来了。赫鲁晓夫认为,如果失去这位大钢琴家,将是国家的损失,但还是决定:“让他去吧。”有人又要求里希特别去西德。赫鲁晓夫说:“要是在他被迫做出保证不去西德与母亲会面之后,才让他跨出我们的国门,那真是再也没有比这更愚蠢的做法了。恰恰相反,应当劝劝他:‘你这么多年没见过母亲了,去和她见见面吧。’不要让他感到我们反对这种事情。”

人性的关怀,产生了温暖的效应。里希特到西德见了母亲后,如期回国。

第三例,是芭蕾舞女演员普利谢茨卡娅。她舞姿优美,在国内首屈一指,但出国演出总没有她的份儿,理由是她不可靠,有“一去不复返”之嫌疑。有一次,芭蕾舞团又要出国演出,普利谢茨卡娅给赫鲁晓夫写了封信,说她是爱国者,对她不被信任感到委屈,希望相信她的人品。赫鲁晓夫建议让她出国演出,但有人还是不放心。赫鲁晓夫表示:“她信上说了,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我相信她的话,缺乏信任就无法生活。即使她写的不是实话,只是为了脱身,那也没什么,我们能担当。”

结果呢,普利谢茨卡娅出国演出后,载誉归来,为苏联芭蕾舞艺术争了光。

赫鲁晓夫认为,如果当初扣住普利谢茨卡娅不放,就可能毁了她,或者把她变成反苏分子。为此,他强调说:“最脆弱的东西就是一个人的心理,所以应当加以呵护,不能让它受到伤害。漫不经心的一步就可能使一个人失去自制力,结果成为一生中决定命运的一步。我为作出了正确的决定而骄傲。”

斯大林的女儿斯韦特兰娜,又是一例。赫鲁晓夫对她在特殊家庭里的坎坷命运以及不幸婚姻深表同情;而对她离开祖国,向外国寻求帮助,给西方人造谣生事提供口实,则认为是“一种无可辩解的愚蠢行为”,予以谴责。但他认为,如果当初换一种方式对待她,可能事情就不会像后来那样糟糕。他假设说:“在她到大使馆去说她需要在印度逗留两三个月的时候,应该这样回答她:‘斯韦特兰娜·约瑟福夫娜,干吗才两三个月呢?您办个为期两三年的签证好啦。您也可以领取长期有效的签证,一直住在那里。到您想回来的时候,再回苏联好了。’应当给她选择的自由,从而让她精神上坚强起来,表明她是受到信任的。”

当然,斯韦特兰娜最终选择在美国度过余生——那已是赫鲁晓夫去世10多年后的事了。

政治上信任,选择上自由。但即使这样,也会出现辜负信任的情况。苏联当时有两亿多人口,赫鲁晓夫认为:“其中当然既有纯洁的人,也有不纯洁的人……不纯洁的人一旦浮出水面,他们必将被浪涛冲离我们的海岸,让他们随波逐流去好了。”“我认为应当向苏联公民提供按照自己意愿选择居住地的机会,这样的时机已经到了。”

赫鲁晓夫的细腻,在于懂一点人的心理,有一点人情味。在20世纪60年代保守的氛围下,有如此开放的眼光、宽容的眼光、关注人性的眼光,实属不易。

猜你喜欢

  • 抱熊娃娃的男人

    在这个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蜗居着一大批的蚁族。他们每天早晨六点半疯狂地追赶着早班的公交车,一路颠簸四十分钟后,才迷迷糊糊地到市中心去上班。 姜慧每天重复着这样索然无味的生活,直到她开始注意到一个抱着玩具熊娃娃的黑脸男人。这是一个皮

  • 真爱来临时你要怎么留得住

    30岁的女博士李伊伊,毕业后就一直被母亲逼着在各种场合相亲。面对一次次相亲失败,她选择了躲避和欺瞒。为了逃避母亲的过分关心,得到一处属于自己的房产,她竟然选择了假结婚,没想到潜伏的危机在等着她。博士女儿成剩女30岁,对于李伊伊来说,成了人生

  • “模范夫妻”输给了生活

    2014年7月31日,安徽省六安市四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许可对市四届人大代表何涛采取强制措施的决定》。全国道德模范、安徽省六安市人大代表何涛因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六安市公安局裕安分局刑拘。 2014

  • “暖男”的“冷箭”

    婚姻好烦恼,男闺蜜成垃圾筒 2012年国庆,董佳倩与相恋1年多的徐思宇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董佳倩于1985年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传媒公司工作。董佳倩端庄秀丽,多才多艺。 徐思宇比董佳倩大5岁,大

  • 广场舞惹祸端:如此“留”妻太荒唐

    一 48岁的何忠明是山西省长治市人,1985年中专毕业之后,分配到天津某化工厂工作。在这里,他结识了妻子杨燕。杨燕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父母都是化工厂的职工。 很快,两个相恋的年轻人就在身边人的祝福下结了婚。刚刚结婚的何忠明还

  • 爱的40分钟

    对门住着一对中年夫妇,他们都是乡下人,靠卖菜为生,属于真正早出晚归的那类人。 由于妻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我是靠写作吃饭的自由职业者,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一些,于是那些买菜买米的任务不可推卸地落到了我的身上。

  • 一对高位截瘫恋人的爱情传奇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当花季少女为爱情纵楼喋血而造成终生瘫痪时,一英俊小伙子为唤起她同命运作斗争的信心而悄悄走近她,并不顾家人的反对勇敢地向她表白了爱。正当这对恋人如痴如醉地沉浸在爱河里时,厄运再次降临到他们头上。还是爱,使他们的

  • 花季少女危在旦夕,暗恋者喊出最强心音

    生命突遇严寒,暗恋她的人悄然走来 张扬的脑海里一直深刻着他第一次遇见刘萌萌时的情景:2011年的初秋,他穿过学校的中心花园去图书馆时,看到一个女孩拿着本书在枫树下凝思,一袭白裙的她看上去古典、梦幻张扬的脚步被她吸引住了。突然,女孩蹲下身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