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炒股

炒股

收录日期:2025-08-07 18:44:52  热度:9℃
企业改制后,岳父几十年的工龄被一次性买断。他的年龄有点邪,再就业吧人家嫌老了,吃养老保险吧人家又嫌嫩了。大抵人生都有“皮球”时期,既然现在被他赶上了,想把日子打理得像那么回事,就不比摘星星容易多少。

在妻子催促下,月初我又带了点生活用品去看望岳父,他这次同样是不要,说自己早过惯了紧日子,而我们月月还房贷,人情胜似债,那点工资也够呛。好在来前妻子已面授机宜,台词都是现成的,说年前买的股票春笋般想不涨都不行,现在手头也宽裕了些。岳父脸上先挂着问号,再是一片曙色,然后爽快地收下东西。

又是月初,我丢下东西准备走,岳父追上几步说,炒股又不是火烧屁股,坐的工夫都没有啊?这话有杀伤力,我跨出门槛的前脚,像受惊的乌龟,乖乖儿往里缩。

股票又涨了?岳父问。

涨了。我眉飞色舞地说,中国经济连年高位增长,现在是藏富于民,有点闲钱谁不炒股?炒的人多了,就是牛市,你想想,犟牛能拉回来吗?

转眼到了年末,还没等元旦的钟声敲响,我家的电话先响了。

电话是岳父打来的,他在那头吞吞吐吐,说当初听我讲买股必赚,就用房子作抵押在银行贷了点款,炒了几把,现在银行催还贷,却遇上金融危机,如果在调整阶段抛,那比割肉还痛……总之一句话,要我帮他想办法还贷。

当下,炒股是最具诱惑力的闲差,但我经不起悲喜交加的折腾,有风险的投资干不了,更何况股票那玩意进进出出太费神,所以我一直没敢染指。让我措手不及的是,那次搪塞岳父的戏言,竟被他老人家当了真,现在债主找上门,如果我不垫背就说不过去。罢,翁婿两人的学费咱一次交了。

都说股市是经济秩序的晴雨表,几个救市政策一出台,大盘就红肥绿瘦了。在隔壁公园的喜鹊叫个不停的一个早晨,岳父在巷口拦住了我的自行车,说全部清仓。我问赔了多少,他说没赔,除去利息还赚了点酒钱。他扔来一个纸包,让我数数。

纸包里是三万元钱,我嘘了一口气,完璧归赵呢。

办公室的同事又在谈论股市行情,我小心翼翼地壮大着谈论的队伍。下午,揣着那个纸包去交易中心开了户。

股票是个魔鬼,彩头好,鬼撑腰,运气背,鬼拆台。股市好像故意与我过不去,大凡进仓的就走下坡路,一旦出了仓又生龙活虎起来。仅一周光景,缩水一万,照这么下去,不出一月三万元岂不泡汤?见交易大厅墙上有张股市指南“牛皮癣”,我赶紧拨通大师的财富热线。

喂,是大师吗?我急切地问。

找我们大师呀,请排队预约呀。女孩的声音很有磁力。

约定好时间,找到股市指南工作室,一位女工作人员把我带进里间,说有什么问题,就请大师指点迷津吧。

大师抬起头吓了我一跳:那不是岳父嘛!

猜你喜欢

  • 麦城突围

    廖化在关羽关平的奋力掩护下,浴血奋战,从麦城仓促突围,身后是关羽王甫周仓以及众将士们殷切甚至是濒临绝望的目光。时间就是生命。廖化在赶时间,也在争分夺秒的救命。救谁的命?日后证明,他的突围没能救到关羽的命,却一不小心,救了自己的命。廖化的目标

  • 睡美人

    一支游牧民族的的军队从草原的边际出现,队伍的后边跟随着随军迁徙的牧民,他们越来越近,等他们到城廓不远处时首领示意安营扎寨,补充给养。士兵们熟练地筑起营寨,首领叫上几个骨干想要进入城中。打前站的斥候卓朗拦下首领道:“扎图鲁大人再往前边就是楼兰

  • 沂河母亲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无论是皇古开天辟地,还是现代华龙腾飞。不管是高官厚禄,还是饥寒交迫。或许还在生养的故土里拚搏,或许还是奔波在他乡的游子。同样流着故乡水的血,都凝结着家乡母亲的丝丝眷恋。河边生长的儿女看看脚下走过的路,母亲河时时刻

  • 鬼炸湾

    在河南禹县,有个叫鬼炸湾的地方,在那干巴巴没有任何河流和水井的田地里,突兀地放着一个又大又深的水潭,黑黢黢的谭周围尽是孤坟。老人们从不让孩子在那里玩,更没有人愿意接近那个地方,都说那里面有太多淹死鬼。然而关于这里有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诡事话

  • 永远的“死跑龙套”

    纵览整部《三国演义》,很为一个人扼腕长叹。他就是开局很惨,结局更惨的魏延。感觉魏延的人生,是一部充满被设计,被压抑,被猜疑的悲催血泪史。他本来可以像关羽张飞赵云他们流芳千古,他的能力相比姜维,有过之而无不及,却因为命运的抉择最终走向另外一个

  • 秃尾巴老李

    凤凰城北五十里处有个东山口村。村里有个姓魏的财主,雇着几个长工。有个姓李的小长工长得眉清目秀。别看年龄小,手脚却勤快,魏财主怪喜欢他,小李长小团的,叫的怪亲热。他家有个十七八岁的闺女,生的俊俊俏俏,谁见了谁夸。她不仅模样俊,心眼也好,两只巧

  • 伍子胥鞭打蜗牛石

    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蒲洼村北山沟里,有块巨石上隐隐约约显示出‘龙’的身影,当地人称之为‘龙爪窝’。民间传说,此石龙印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与柳展雄比武时留下的钢鞭印。说起来,这话已经很久远了。春秋时,柳下(现今新泰市宫里镇西柳村,故称

  • 管鲍分金

    “要学管鲍分金,不学孙庞斗法”的典故,在民间广为传颂。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据传是新泰市汶南镇鲍庄人)和管仲(安徽颍上县人)年轻时就是一对要好的朋友。两人情深意真,亲如手足。鲍叔牙自幼就精通诗书,礼仪,且为人耿直忠厚,珍惜友情,从不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