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李开复:职业理想不等于高薪

李开复:职业理想不等于高薪

收录日期:2025-08-08 15:31:10  热度:9℃

李开复,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著有《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一网情深》。他切实关注大学生的各种问题,所著《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系列在大学生间广为流传。他所进行的主题演讲与创办的我学网(开复学生网)也深受好评,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开复老师。

月薪过万、500强企业,就是职业理想吗

很多求职者被问到职业理想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是:月薪过万,或者进入全球500强企业。

我们常认为,理想就是实现某些物质利益,比如钱、名誉或者地位。而这又基于一种心理定势,那就是我必须有钱才能快乐。我的一位同事,在认为自己赚够了钱之后,说了声拜拜就去享受他的环球旅行了。当时他才三十多岁。然而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错的,他不用担心温饱,但并不快乐。因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工作的过程,而不是由它获得的报酬。

所以,在确立职业理想时要考虑到这个前提-高薪并不等于职业理想。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钱,而在于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还有一些研究告诉我们,那些追求理想的人,在多年以后比那些只追求金钱的人会赚到更多钱。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树立理想时更应注重自己的兴趣、成就感。当初我从微软离开就是因为发现自己只是那个机器中的一个零件,工作激情逐渐消退。于是,我想自己该接受另一个挑战了。在Google这个富有创意的团队里,我看到了自我的价值、年轻的力量,这更符合我的职业理想。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求职者都记住一句话-事业比金钱重要,机会比安稳重要,未来比今天重要。

职业理想不是在一天树立的

很多求职者说,刚开始找工作时还有目标,现在是越找越没有标准,感到很迷茫。我想说的是,如果大学四年(甚至更长的求学时间)里没有培养起自己的理想,那么,迷茫是正常的。

求学十几年目标就是考上大学,这是家长为你们树立的理想。而现在大学毕业了,面对求职,没人告诉你该做什么了,于是迷茫产生了。那么,如何摆脱这种迷茫呢?当然是做人生规划,让自已有个目标。但是,这不是一步登天的过程,理想不是一天就能树立的。

我一直建议大学四年的时间应该用来做人生规划,当然也包括树立职业理想。大一大二是理解自己的过程:你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这些问题应该得到解决。我大学时选了很多不务正业、奇奇怪怪的课,都跟自己的专业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些课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我确立职业理想的基础。

到了大三大四,你们的疑惑就不该指向自己了,而应该更多地去理解外界。比如我想做的这个行业现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有哪些公司能提供相关工作机会?如果要得到这些工作机会,我需要做哪些准备?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就逐渐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而且初步探索了一条通向理想的路。

先就业再择业,并不是理想向现实的妥协

鉴于紧张的就业形势,我建议求职者先就业再择业。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但尚未重要到决定终生。一个人一生换上四五份工作是正常的,很多时候,职业理想需要一个曲折实现的过程。

很多人说: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实现目标。做不到我也要拼命去试。其实这不见得是件好事。我建议大家采用两步计划来实现职业理想。假如你设定了一个目标,不要一毕业就想马上实现,好像做不到这辈子就算完了。你应该告诉自己:这个理想很好,我实现它的可能性有多高。如果目前可能性不大,那么我应该做些什么让我能够离它更近一步。

在此,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在美国读大学的学生,他所在的学校不算很好,他的成绩还算可以。他立志进入Google工作,问我有没有这个可能。在问了他一些基础知识后,我发现他很聪明,但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我不认为目前的他有机会进入Google。因此我对他说:现在还很难,但如果再努力一下就有可能。他继续问:我能做些什么事让这个可能性最大化呢?于是,我建议他去读硕士,并向他推荐了Google很喜欢的一所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因为它的计算机学院教学务实,而且入学还算容易,学费也不贵。两年后他拿到了硕士学位,现在已经进入Google工作。

受挫的理想才是好理想

一蹴而就、没有经过挫折洗礼的职业理想,往往也面临着瞬间坍塌的危险。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遭遇过的三次比较大的挫折,以及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次是在1984年,那时候我读研二。我得到一个暑期工作的机会,为宾夕法尼亚州高中的60位高材生教授计算机。我设计了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课程。短短的六个星期里,他们要学会编程、人工智能,完成大三的80%的课程。我很用心地编写讲义、授课,指导他们上机。学期结束后,他们都学会了,然而我却被评为最不受欢迎的老师,因为我不会与学生沟通。用心努力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当时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后来我遍访高人,学会演讲、沟通的技巧。演讲后来成为了我的一项特长。

第二次在1998年,当时我在一家公司与同伴研发一项叫做三维浏览器的新技术,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市场前景以及用户需要,最终彻底失败了。我苦心经营的部门被卖掉,团队中有100多名成员因为我的错误而失业。为此,我十分自责。但这个挫折让我知道做好一个产品必须考虑用户的需要。

最后一次是在2004年,当时我计划在中国创办一所世界一流的民办大学。我花了很多时间读书、学习,但后来由于资金问题而不得不放弃。但我从中学习了很多理念,结交了不少朋友,而且在此过程中完成了我的《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我由此更加明晰了理想:虽然我不能够改变教育,但我可以通过写作、演讲和网站继续帮助学生。

举这些例子只是希望大家明白:从挫折中总结经验,能够让职业理想更清晰,并且更容易被实现。

墓志铭测试职业理想

我向大家推荐一种方法,可以检测自己的理想在何方,这个方法叫墓志铭测试:想象自己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你的墓碑上刻了一段话,当你的亲友来扫墓时,看到它就会想到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样的事情。

2004年,我想我的墓碑上应该刻着这样一段话:李开复,科学家,企业家,他曾经历三个顶尖的高科技公司,把繁杂的技术转换成为人人可用、人人获益的产品。但是,在我尝试办学之后,我发现我最希望的墓志铭变成了下面这段话:李开复,热心教育者,通过写作、演讲和网络,在中国崛起的时代里帮助了众多青年学生,他们亲切地称呼他:开复老师!

好啦,现在尝试想象一下自己的墓志铭,也许你就会明晰,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做哪些事情,树立什么样的职业理想。

猜你喜欢

  • 村里的老姑娘要出嫁

    在中国,女孩子到了二十岁就达到国家法定结婚年龄了。而在农村,很多早早退学未读书的女孩子就结婚更早了,可是小田村里却有一位三十好几了还未出阁,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好妹。这并不是因为她是傻妞或是其他生理原因,而是她自己不想嫁,早几年,提亲的人络

  • 与贼好好说

    好好的厂子,说倒就倒了,搞了一辈子宣传工作的老马于是下了岗。回来后,老马托人在街边立了一个铁皮棚子,卖卖报纸香烟口香糖之类的小东西,这样不仅能打发一些无聊的日子,而且还能挣一点小钱补贴补贴家用。可是,老马的铁皮棚子开张没几天,小偷就大架光临

  • 这个警察有点横

    在城乡结合部有个十字路口,别的时间挺闲散,可一到上下班时间,进城的、出城的,各种车辆经常在这里挤作一堆,造成交通阻塞。交警队得知这个情况后,在没有安装红绿灯之前,就在车流高峰期派个警察来疏导交通。这天,派来值勤的是新警察马强。马强是外地人,

  • 人民币惹的祸

    春节即将来临了,黄梦达上山下海已经两年时间没得回家了,想下儿子在家出来时候都还在爬地上,现在该活碰乱跳了。去年因买不到车票只得寄钱回去,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回去。可是近来全球金融风暴袭击,老板已经停了半年没发工资了,每次只发点伙食费,剩下都是打

  • 都来看,都来瞧

    一天,爷爷带着行李出门,路上遇见那位经常到他村里来的瞎子,那晚他们就同住在一个小亭子里过夜。第二天一早,爷爷就起床做饭,瞎子趁爷爷做饭时间起来在棉被的四角用红线缝了几针,然后躺在那里睡觉。饭熟了,爷爷叫瞎子起来吃饭,瞎子爱理不理地说:“你吃

  • 小骡子的由来

    马生马,驴生驴,这是天经地义的真理。可是骡子为什么不能生育呢?农民们都知道,骡子的爸爸是驴,而妈妈是马。原来啊,有一天一个叛逆的公驴跟不孝顺的小母马相爱了,可是抵御不了传统和家人的强烈反对,就偷偷的私奔了。它们跑了好久好久,到了很远很远的地

  • 卖新闻

    老刘家的老母猪来了点事。老刘儿子小刘说,这些事就是新闻啊,一报料,就有钱呀!老刘说,这能值多少钱。小刘是学广告策划的,他说会卖的能卖出一团金,不会卖的只能混个饭钱。老刘说,如何能卖个一团金来?小刘说,你只管按我的主意做就是啦。老刘分别给三家

  • 我叫你三声,你敢答应吗?

    小小是个初一的学生,非常活泼、可爱,又喜欢学别人的台词,为此,经常惹的同学,父母哈哈大笑。这天,电视里正在热播《西游记》,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金角大王拿着那个宝葫芦,对孙悟空喊道:“我叫你三声,你敢答应吗?”当孙悟空发出一丁点声音时,就被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