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我哭得撕心裂肺

我哭得撕心裂肺

收录日期:2025-08-08 02:38:37  热度:7℃

父亲已经去世十年了,但是父亲的离去到今天为止依然是我心中的痛,而且是一种很深很深的痛。

我在家里是老小。我们家四个孩子——我大哥、姐姐、二哥、我。我跟我最小的哥哥要差将近9岁,我跟我最大的哥哥差15岁,父亲有我的时候已经将近40岁了。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对我特别关爱。除了姐姐以外,大哥、二哥小的时候都挨过父亲的打。父亲在年轻的时候属于“热血青年”,有西北男人的豪爽,也爱喝点酒,脾气当然也不小,大哥和二哥小的时候没少挨父亲的揍。但是到我这儿,却是个例外,父亲从来没对我动过一个手指头。

刚上小学的时候,由于我爷爷被划为“大右派”,号称“甘肃省头号大右派”,因此家族里我父亲他们这一辈几乎人人都受到牵连。我的几个叔叔、姑姑全都被下放到甘肃省一些偏远贫困的地区劳动改造,甚至被关在牛棚。我这一辈自然也很难幸免于难。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家庭出身是很难迈过的门槛,我们都属于“地富反坏右”子女。我们低人一等,需要夹着尾巴生活。

我一上小学,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很快就知道我是“大右派”水梓的孙子。刚开始是在上学、放学的时候有人在我后面指指点点。没过多久,我便成了直接攻击的对象。经常有别的小孩嘴里喊着“地主崽子”,从后面向我扔石头、砖块。有一天,在放学路上,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把我堵在一个街角里暴打了一顿。回到家,父亲看到我的样子,二话没说,领着我直接找到了那几个学生的家,正告他们的家长下不为例。不仅如此,第二天,父亲又领着我到学校,找到了学校领导和那几个同学的班主任老师。结果,在学校老师和我父亲的见证下,那几个同学排成一行当面向我道歉,并保证以后绝不再打人。那一刻,我感觉父亲就是我的保护神,是我的天。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京,开始了一个人的闯荡。尽管由于时空的关系,我跟父亲的交流变得不那么随时随地,但从未间断过。到我调到了央视,开始做一个“电视人”以后,已经退休的老人家又开始对我格外地关心,经常给我打电话,有时还改改我发音的错误。我隐隐感觉到父亲的自豪感与日俱增——我时常从别人嘴里听到老人家对我大加赞赏,并因我而自豪。

那个时候,父亲虽然名义上已经退休,但还在坚持上课。父亲是兰州大学俄语系的教授,教授俄语和俄罗斯文学,另外还教授西方戏剧史和古代汉语。在文史方面,父亲是一个杂家。新中国建立前,他在西北大学专修中文和历史,无论是历史还是中文功底都非常好,知识面又非常广。在我的记忆中,就没有我父亲不知道的事情。乃至我到了央视后在采访报道中遇到什么难解的问题,第一时间想到请教的人就是父亲。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还是一个特别多才多艺的人。在家里,有的时候他喝点小酒,兴致上来就会用俄文朗诵普希金的诗;甚至还会引吭高歌,用俄语唱上两句。另外,父亲喜爱戏剧,他对京剧的热爱近于“票友”级别,而对话剧就更是情有独钟,达到“发烧”级了。我读大学期间,他除了在俄语系当老师以外,还兼任兰州大学工会主席和兰大戏剧社的荣誉社长。我大二那年,他带着中文系七八级的同学们排演了打倒“四人帮”后风靡全国的话剧《枫叶红了的时候》,老人家还自告奋勇在剧中扮演一个主要角色。

2004年的7月30号,我在家中接到二哥从兰州打来的电话,说老爷子住院了。我赶紧打电话到电视台,安排了当晚节目的替班,然后直奔飞机场。在机场等着登机的时候,我打电话给父亲。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依然洪亮,他说:“没事儿!别听你哥说,我就是有点感冒,估计是肠胃感冒。没问题,过两天就好了,没那么严重。”我说:“不管怎么说我回去一趟吧,您先在医院静养,好好检查一下。您等我回来。”没有想到,这竟是这一生我与父亲的最后对话。

我乘坐的航班降落在兰州中川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傍晚7点多了。刚把手机打开,电话就打了进来。“到了吗?赶紧的,老爷子不行了。”电话那头慌张地说着。我不敢相信地回应道:“开玩笑!我上飞机前还在和老头说话呢,怎么可能呢?!”那边说:“你赶紧来吧!已经昏迷了好几次了!”中川机场离兰州市区有七十多公里,路上要走一个多小时,等我赶到医院时已经快9点了。走进病房,我看到父亲躺在那里,双目紧闭,微微开启的双唇透着绛紫色。我走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嘴贴近父亲的耳朵说:“爸,我回来了,您放心,没问题的。”父亲没有回应。旁边的医生说了句:“已经昏迷了。”

就在我要松开手的时候,我忽然感觉到父亲的手轻轻地捏了我一下,仿佛是在告诉我,他知道我回来了。医生们很快开始组织抢救,20分钟后,父亲走了。听到这个消息,我试图忍住悲伤,强迫自己平静地接受现实。但一分钟,也就熬过了那最初的一分钟,我的泪水无法控制地夺眶而出。我从省人民医院的二楼病房冲下来,跑到院子中间的一个花坛旁,蹲下来,双手掩面,开始号啕大哭起来。男人哭起来有的时候会很难听。我不记得自己这辈子有没有那么难听地哭过,反正在兰州那个仲夏的夜晚,我哭得撕心裂肺。

父亲的去世其实在我内心一直埋有一个难言之隐。在我看来,以父亲第一次心梗手术之后恢复的状况,老人家不应该走这么快,他应该还能够再多活几年。而我却隐隐约约地认为,我在2004年年初在酒吧泼了服务员酒那件事或许某种程度加速了父亲的离世。那件风波发生后,我并没有过多向父亲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是力图轻描淡写地告诉他那只是个小小的误会,被媒体放大了。

在父亲心中,多年来他一直以我这样一个出色的儿子而感到自豪,但当众多媒体,甚至连家乡的媒体都在报道关于我的负面消息时,我无法想象对于老人的内心那是何种的创伤和折磨。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因为父亲的去世而自责,也为自己的鲁莽而深感愧疚。也就是从那以后,我选择了更加低调和谨慎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不能再让家人因为我而受到伤害。我更是牢牢记住了父亲生前经常告诫我们几个子女的那句话:夹着尾巴做人,更何况我还是个名人。

猜你喜欢

  • 成长是一种群居的孤独

    我跟形影不离的死党说:不知老头和我有什么过节,非要把高屿川调来和我同桌。我保证,你从来没有尝试过那种痛不欲生的滋味儿。” 自从和高屿川同桌之后,这些话便成了我的口头禅,每每碰到相熟的同学、玩友,我就一定会把高屿川这个陌生的名字频

  • 铁臂阿童木和他的爱情

    高中时代,我的历史老师姓李,30岁左右,中等个子,苍白而又消瘦。李老师总是独来独往,背一个巨大的书包,透着郁郁寡欢和怀才不遇。大家取了那个木”字,称他为铁臂阿童木”。平日里,李老师沉默寡言,但在课堂上,他口才奇好。干

  • 伤害

    高中时,我们4个女孩子住一间寝室。睡我上铺的杜娟是班上的特困生,而另外两个女孩子家境富裕,挥金如土。我家境贫寒,与那两个女孩子自然没有共同语言,便慢慢和杜娟成了好朋友。杜娟成绩一直很好,对同学也有亲和力,开学不久就当了班长。但我并不羡慕她,

  • 男孩,你知道吗

    第一次见到你,你站在窗外,漠漠的眼神。橘红的阳光照在你白色的T恤上,轻风一吹,橘红浮动起来,于是,这一刻,定格。惯行的排座位,闭上眼睛,想,若有缘分让你排在我后面,然后回头,看见你明朗的笑,我欣喜若狂,表面却装得很平静。问你些简单的小问题,

  • 照片

    杨文艳是我们班的文娱委员,人长得漂亮,性格也较开朗。说实话,我很喜欢她,并且偷偷给她写过几封那种信,但她对我总是若即若离,似乎从没拒绝,也没明确表示过喜欢我。但我对她的追求并没放松。一个周末的下午,杨文艳亲自将我约到她的寝室。闲谈一阵之后,

  • 找魔鬼

    阿如读高一那年,迷上了上网聊天。当初阿如考上重点高中的时候,别提多高兴了,可没过多久,她就发现自己一点都不喜欢新环境。每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没有课外活动,也没有知心朋友。倒是在聊天室里,她可以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阿如给自己起了个网名

  • 变态的少女心

    小雪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到小雪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存下百万家业。不幸的是,在小雪5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到了该读书的年纪,聪明的小雪一入学就显示出很高的天赋。只要老师讲过的课程,她都会很快地理解,一篇课文别的同学要背诵很久,

  • 给个台阶

    那个时候,我还是个愣头愣脑的傻小子,和所有的愣头青一样——喜欢往人后背上贴乌龟”,喜欢往胆小女生的抽屉里放丑陋的蟾蜍,然后很放肆地大笑。然而自从初三那年,林琳落户”本班之后,我却变了。林琳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