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战功赫赫,他却成为唯一被判刑的上将

战功赫赫,他却成为唯一被判刑的上将

收录日期:2025-08-08 05:49:51  热度:10℃

黄永胜是1955年毫无争议地被评为上将的人。

有人说他是全军皆知的常胜将军。

黄永胜确实会打仗。

他原名黄叙钱,这“永胜”的名字,都是毛主席给起的。

黄永胜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战士。在井冈山一次激战中,一股敌兵突然打到了红四军军部跟前。黄永胜见状,来不及请示,就率领全班迎敌,结果,三下五除二,全歼了敌人,还捉了十几个俘虏。战斗结束后,毛泽东接见,问他:“哪里人,叫什么名字”黄永胜回答:“湖北咸宁人,叫黄叙钱。”毛泽东说:“你钱呀钱的,革命战士讲什么钱,你要讲为天下大众求解放好不好?你会打仗,就别叫叙钱了,叫永胜如何?在革命的道路上永远胜利前进!”

黄永胜后来说:“打了一战,毛主席就帮我改了名字。”

在红军时期,因为作战有功,黄永胜曾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获得一枚三等红星奖章。据说,得到这种荣誉的人,犯了死罪也可以罪减一等。

黄永胜好打仗,会打仗,被人称为“机敏,果断,会抓住战机打巧仗,还能咬紧牙关打硬仗”。据说,他打起仗来,剽悍一点也不输于“解放军第一虎将”许世友。

新组建的八纵第一仗,就不仅鸟枪换炮,而且人马一下子由2万发展到4万。

黄永胜打仗不仅剽悍,而且比较“粗”。

一次,某纵队派了一个战斗力很强的团,去配合黄永胜作战。黄永胜于这个团团长约好,点火为号,对方一占领某制高点,他就发动总攻。可是一打起来,该团怎么也拿不下高地。眼看时间就要给错过了,黄永胜大怒,当场把团长给撤了,说:“让xx团上!”换上了自己的部队。八纵的一个团上去,很快就拿下了制高点。

黄永胜为人狡猾,打仗心机特别多,号称“老狐狸”。

1949年1月,打天津时,黄永胜的45军是在城东发起进攻。可是,外围肃清后,他却指挥把大口径火炮、坦克和装甲车全部调到城北,摆出了要从城北强攻的架势。

黄永胜战功赫赫,在红军时当过五个师的师长,后来又当45、43军两个军军长,还当过第13、15兵团两个兵团司令员,官至解放军总参谋长,身为上将,后来却被开除党籍,判处有期徒刑18年,且永远不会平反。

为什么?

有人说:“黄永胜敏于作战指挥,但德不足。”

此话可谓是一针见血。

猜你喜欢

  • 清朝皇帝会武功

    满族人在关外时,主要以畜牧、游猎为生。因此,扬鞭策马,弯弓射箭,几乎是每个成年男子必备的本领。加之努尔哈赤为狩猎和军事行动的需要,创建了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骑射更成为每个旗民的必修之课。这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为清王朝造就了成千上万能骑善射的

  • “抠门”皇帝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后来“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虽然贵为皇帝,但赵匡胤仍改不了“抠门儿”的本色:皇宫里的窗帘是用最便宜的青布制成的,他的衣服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

  • 爱面子的皇上

    中国帝王的要面子,是天下闻名的。封建统治时期,贵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在这方面表现尤盛,他们为了维持“天子威仪”、“天朝中心”的面子,简直到了病态偏执的地步。公元前200年,刘邦即位第三年,以长安为都,萧何极尽财力,为刘氏王室大治未央宫。刘邦征韩

  • 皇帝的出气筒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相当强盛,因为“铁血宰相”俾斯麦与国王威廉一世这对搭档配合默契、齐心合作。让人想不到的是,威廉一世常常在处理完公务后,满脸通红地回到后宫,显然是受了什么人的气。当实在忍不住时,还要乱砸东西,甚至连一些珍贵的器皿都被砸

  • 乡下女人也风流

    蜒绵起伏的黄龙山,山明水秀,山下有一个村庄,叫武村。倒不是此村人以习武为长,而是此村人以“武”姓居多,传说这里有武则天的后裔,是真是假无从考证。武村有个女人,长得是千娇百媚,人称武媚娘。既漂亮惹人,又泼辣能干。尤其是她胸前那对大奶子,走起路

  • 把皇帝关进笼子里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真是老子天下第一。皇权高高在上,生死大权独断,谁敢去监督皇上可是,历史上有那么一个皇上,却被身边的大臣们所监督,大臣们有“监督权”,甚至监督权还被置于皇权之上。他就是北宋在位最长的皇帝宋仁宗。在人事任免上进行监督。

  • 南山铁案

    马踏家犬史承业家住洛阳郊区,家有良田十来亩,牛羊十来头,日子过得平静、安宁,因为来往的都是熟悉的乡里乡亲,连狗都不怎么叫。自从武则天夺了李家江山,改唐为周,迁都洛阳,史承业安静的农家小院,突然变得不怎么安静了,整天有香车宝马从门前呼啸而过,

  • 张之洞斩杀假“光绪皇帝”

    光绪二十五年,居住在武昌的一位湖北籍候补官员,欲将他在金水闸的公馆出租。这日,忽然来了一主一仆交银租住。主人二十多岁,白皙长身;仆人则四五十岁,无须,说话似女音。两人均操一口流利的北京口音,入住公馆后,少主人每日在家读书吟诗作文,匿居不出,